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打造…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一行到人…

我社三种图书和一种音像制品获…

我社官方微信公众号入选首届“…

“新编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我校教师吴静钰出征里约奥运会…

《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入…

我社3种出版物入选《2016年农…

人大社与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我社与马尔沙维克出版社举行《…

我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访问墨西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印度新德…

《时代大潮和中国共产党》荣获…

我社《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新时代 新教育 新使命”读书…

《中华读书报》| 人大社:主题…

《劳特利奇哲学史》出版座谈会…

《曲青山党史论集》出版发行

人大社四种图书入选“第五届马…

人大社18年3月新书快递14-《嫁接十一学校——六位教育人的寻变之旅》

2018年03月16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8/3/人大社18年3月新书快递14-《嫁接十一学校——六位教育人的寻变之旅》.doc

 

书名:嫁接十一学校——六位教育人的寻变之旅
作者:李建平  著
ISBN:978-7-300-25234-6  
定价:39.80元
开本:16开                                     
页数:正文页码,168;印张页码,176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北京十一学校实施育人模式改革,构建了治理主体多元、管理结构扁平、课程多样可选择的生长性学校生态系统模型,初步形成了学生自主生长的学校生态。这一改革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与此同时,不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校,普遍产生了疑问: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可以复制吗?北京十一学校改革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为回答这一疑问,资深教育记者、《中国教育寻变》作者李建平再次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并遇见了六位“寻变者”,深度挖掘他们跨出变革第一步的心路历程。他们用抵及内心自我对话的方式,告诉读者:任何教育变革经验都不可能复制,但可以嫁接;任何教育变革都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的改变,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就会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读完《嫁接十一学校》,相信你会收获信心和勇气。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教育寻变》姊妹篇。北京十一学校历经1500天实现育人模式创新,构建起学生自主生长的学校生态,引起社会广泛反响。同时,不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校,普遍产生了疑问: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可以复制吗?北京十一学校改革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为回答这一疑问,资深教育记者李建平再次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并遇见了六位“寻变者”,深度挖掘他们跨出变革第一步的心路历程。他们用抵及内心自我对话的方式,告诉读者:任何教育变革经验都不可能复制,但可以嫁接;任何教育变革都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的改变,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就会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本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建平,《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曾全程跟踪报道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世纪中国课改重大事件和决策过程的见证者、记录者。2010年5月至今,全程跟踪观察北京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亲历了十一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困惑、挣扎与突破。著有《聚焦新课程》《聚焦新课程II——解析新难点》《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等。

卖点:
•本书是《中国教育寻变》姊妹篇,那本书是一本难得的教育力作,销量也好,应该会带动本书的销售。
•十一学校改革话题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本书回答了“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可以复制吗?十一学校改革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回应了人们对十一学校育人模式创新的疑问。

读者对象:
所有教育者,尤其是中小学管理者

目录:
王海霞:神秘的罗盘
是十一雕琢了我;它把我点燃了,擦亮了。在这里,我触摸到了真正的教育,发现了真实的教师、真实的学生。
崔京勇:踏上另一趟旅程
我们有自己的定位,我们不要成为复制品,我们始于十一,而不止于十一。
汪正贵:零度起跑线
我在十一的每一天,都有内心的冲击。校园生活如此自主、自由、丰富、开放,说明这所学校真的是学生的学校。
杨荣耀:寻找自己的火焰
今天,与其说我们在学习十一,不如说是在通过学习十一寻找自己,关键是,我们敢不敢像十一人那样活一回。
高仁辉:心中的伊甸园
现在,泡桐树中学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表,每天都有学生喜欢的课程,他们带着期待来到学校,他们有很多不同的学习伙伴,他们对照学科细目表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发展自学能力、实施自主管理。
李长青:生命的拐角处
建了一辈子学校,没想到,过了知天命之年,竟然跑到北京建了一所这么大的学校。这一次玩得有点儿大了,真是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
结语

精彩书摘:
引  言
21世纪初,中国教育正处在急剧变革的时期,各种可能性随时都会发生。
2010年8月,北京十一学校召开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暑期工作会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新学期将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变革——选课走班,以此开启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从这一天起,全体师生在李希贵校长的带领下,踏上了学校转型的漫漫征途。1500天后,学校育人模式实现转型,在漫长的探索中被反复设想、不断期待的教育图景出现了。
高中育人模式转型,在中国教育界引起轰动。2014年2月,教育部首次在一所中学举行新闻发布会。从那天起,这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数人怀揣着理想与梦想,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聚集,一些地方的市长亲自带队赶赴十一学校学习,有人在短短半年内接连六次进入十一学校。变革激起的波澜在这座校园里激荡,各种思想观念在这儿碰撞。
面对不一样的学校形态、不一样的教育生态,人们在惊羡它的同时,也不免有疑虑和担心:“十一学校的经验究竟能不能复制?”这是所有到访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按照一般规律,一个典型出现后,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它的推广价值:“究竟能在多大范围内推广?”“可不可以移植、复制、嫁接?”“它对解决当前困惑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未来的深远意义在哪里?”
接下来,人们还要问:“我能不能做?”“我们学校能不能做?”“我们这个地区能不能做?”“我们的条件和资源可以支撑这样的改革吗?”当然,还要追问:“你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改革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改革有哪些重要节点、关键点?”“如果我要做,该从哪里入手呢?”
面对这些疑问,领导这场变革的校长李希贵直言相告:“十一学校的经验不可复制,但可以嫁接。任何一所学校的经验都不可能复制,但是,可以嫁接,可以萃取其成功因素,将之移到不同的土壤中,使其与那里的气候相适应,从而产生具有共同文化基因而色彩缤纷的不同的学校。”
此言不虚。
短短两年时间内,在中国大地上,从首都北京到泉城济南,从美丽的青岛到天府之国成都,再到远在天山的新疆克拉玛依,已经有十几所学校走上了嫁接之路,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将一种植物的一部分固定到另外一种植物上,使其创面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相互愈合为独立个体。被接的植物体称为砧木,接上去的枝或芽称为接穗。
那么,在被接学校这棵砧木上嫁接出来的一株株接穗,是如何生长的?在嫁接过程中,人们经历了怎样的内心冲突、蜕变与超越?完成了《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后,我便将目光落到他们身上,记录下一个个百转千回又耐人寻味的故事,试图通过生动的实践呈现那深邃而悠长的心灵蜕变之路。
于是,便有了我与他们的相遇。世上的一切美好都从相遇开始。
结  语
这是关乎觉悟的故事。
觉悟亦作“觉寤”,即觉醒之意,指在经历迷惑和挫折之后,领悟到了事物的本质,由迷惑走向明白,由模糊走向清明,进入一种清醒或者知觉的状态。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理想的伊甸园,让人无限憧憬,无尽向往。然而,太多的放不下,让人走不动,最终难以抵达。
这个世界上,最难说服的,是我们自己。
一个人走向怎样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自己被命运扼紧喉咙,定睛细看才发现,扼紧我们喉咙的却是我们自己。
谁都不能安排你的生活,除了你自己,除非你同意。
当一颗心摆脱了俗世的滋扰,当安妥了的灵魂回到精神的故乡时,那一刻,一个生命,一定优雅地说服了自己。
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一直处于改变的过程之中。
其实,我们都是自我价值的布道者,有人殉道,有人放弃,有人走到了圣殿。
安东尼•多尔说:“世人分为两类,向平凡生活投降的人,和为它英勇而战的人。”
的确,面对那一道道门、一面面墙、一座座山,你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说“我过不去”。
但是,过去了,就是另一片天。
只是,你愿不愿意过去?

正文节选
王海霞:神秘的罗盘
王海霞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
现在眼里有人了,一个一个的人,这是我最大的变化。管理的主体是人,服务的对象是人,离开了人谈管理,终将一事无成。
王海霞明确地告诉我,她为什么要从当地的龙头学校来到北京十一学校:“我的内心有一种东西。我并不满足于那样做校长,尽管是在十分知名的学校。”
她来自河北邯郸,在那里,她接手过最薄弱的学校,也管理过最牛的学校,而且她所在的汉光中学在当地是一所航母式学校,可她仍然不满足。
在十一学校博物馆一层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我和王海霞饶有兴致地聊着她北上的经历。后来我们有过许多接触,通常都是在十一学校的会议上。每次我们都会聊一会儿,慢慢地,她的故事在我的头脑中被一点点地勾勒出来。
在王海霞的脑海里,李希贵校长是一个名气很大、本事很大、位置很高的人,一般人怎能见着他?然而,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居然很快并且很容易就见到了李校长。
“2012年7月,我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校长。李校长亲切温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那是在十一学校国际部一楼的会议室里,会议室布置得庄严、大气。我进门的时候,李校长和另外几个人已经在等我了。我们相互问候落座后,就简单聊了起来,就像在跟一个老朋友聊天儿。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一见到他我会那么放松、自然,这种放松和自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他身上就有这种魔力。”王海霞认真地说。
冬天的天空很硬,像一整块橱窗,而天空下的校园,却软得让人从里到外感到温暖。在办公室里,王海霞向我描述了她初来十一学校时的感受。
“临走时,李校长送给我一本学校研制的‘高中课程手册’。回到家,我一口气读下来,对十一学校正在做的事肃然起敬,当时的感觉是钦佩、激动、内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钦佩十一学校的改革,为接触到这样一种先进的教育而激动,同时又感到很内疚,忽然觉得特别对不起我的学生,我没有给他们提供这么好的教育,所以,当时的第一冲动就是北上学艺。”我很喜欢这样坦诚的表达。
王海霞决定进京的那一天,大雾迷漫,她只带了三箱书和书柜、写字台两样家具。
刚刚装完车就下雪了,天灰蒙蒙的,能见度很差,车开不起来,只好打着探照灯,在迷雾中通过导航仪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挪,早晨9点出发,到第二天凌晨2点才到十一学校,400多公里的路程整整开了17个小时。
这趟进京路可谓艰难,而且无法回头。没有人知道出发之后她会走多远,抵达什么地方。对王海霞来说,44岁,抛去所有光环,一切从零开始,心情真是难以言述,就如同一个人从锚地起航去未知的世界,她既惊慌,又兴奋。
初到十一学校,王海霞被安排在学校博物馆里办公。隔壁就是按照原样保留的首任校长林月琴的办公室,看到墙壁上老校长和蔼的照片和简朴的办公室,她感到很神圣,同时也深受激励。
博物馆一层是校史馆,校史具有独特的价值,镌刻着学校特定时期的发展轨迹与人文印记,诉说着学校往昔的校园生活与人文典故,能够深刻、持续地唤起师生的情感。作为十一的后来人,王海霞觉得应该好好学习学校的历史。于是,她认真地参观起校史馆来。然而,这一看却让她大吃一惊:在偌大的校史馆里,竟然没有看到已任校长五年的李希贵的影子。她想:“这不可能吧。”在她的印象中,校史馆中最显眼的照片一定是现任校长的。“也许是没注意漏掉了。”于是她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一遍专门找李校长的照片,还是没找到。“这让我很吃惊。为什么会这样呢?若非专门叮嘱,怎么会这样?可以想象,在一所学校里,避开校长的照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让王海霞陷入沉思,她反复问自己:“是什么样的心境让李校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
“他把老师们推到了最前面,墙上到处都是对优秀老师事迹的介绍和表彰。他把校友当成这里永远的主角。这里不但有在校学生的各种成果,而且有所有已毕业校友的照片。每一年每一届,一张挨着一张,贴满了墙。我相信,每一个返回学校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身影。那充满稚气的脸,像青春的花儿永远在这里绽放。”王海霞明白了为什么十一学校对一届届老校友都有吸引力,因为十一学校告诉他们,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
王海霞还告诉我,她来到十一学校受到的又一次震撼是参加教育年会。那次年会的主题是“发现那棵树”,八位老师的教育故事在她面前展开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育世界。“十一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改变教育的现实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他们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还有人要怎么活的问题。正是因此,十一走进了教育的历史,成为教育史无法绕开的一页。”这次年会给王海霞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你改变不了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做点事,那么我们将改变整个世界。”这是《领导力(第4版)》一书中引用的塔拉•雀奇的话。我发现,王海霞的心中有一种力量在涌动,她从未感到自己像现在这样精力充沛,也从未感到浑身充满强烈的创造欲望。
王海霞说:“每个人心中都有美丽的梦想,却少有人竭尽全力地执着追寻。十一人就属于这很少的一部分人,因此,十一不一般。要想做事,就能找到办法;若不想做事,就总能找到借口。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而很少有人认为应该改变自己。”
2014年4月,我又一次来到十一学校,校园里已经繁花满树。我一进校门,就发现门口停了三辆大巴车,负责安排接待工作的安继军老师告诉我,这些是来自山东青岛的同行。我意识到,这里将不再有往日的宁静。果然,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有时一天就有好几拨,有人接连来过三四次。
对我来说,每次来到十一,都是一次整理和剖白。一批批人来到十一, 十一变革在他们的心中会激起怎样的波澜?他们的内心深处发生了什么改变?这一改变又是如何发生的?
在学校的玉兰苑里,我遇到了王海霞,她直视着我的眼睛,我预感到她有话要对我说。“进入十一,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学校里的人都好极了,他们开放的胸襟、国际化的视野、超前的教育实践让我非常兴奋。学校里高手云集,不少人在专业上颇有成就,但他们都谦虚低调,互相尊重,无私分享。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人人都把自己人性中美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人人内心都是安全的、放松的。”
我端详着她,等待她继续说下去。“之后我就不断地想:这种环境是如何营造的呢?仔细观察后我发现,是学校的文化,是《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把每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统一起来,大家无论干什么,都会从《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中找依据。如果李希贵不做校长了,学校依然会这样,这是十一学校特别伟大的一点。《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是无论谁做校长都不能违背的根本大法。”她说话时的忘我神情深深地打动了我。
“暑假的一天早上,五辆大轿车载着280多名教师出发了。我随同十一学校的老师一起外出研讨,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请假,人人都拖着重重的行李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参考资料和等待研讨的初稿,还有离不开的笔记本电脑。一到目的地,大家第一时间便进入工作状态。”
“我跟随的物理组,今年来了5个新毕业的大学生,这支队伍已经有20多人了。大家在一阵激烈的讨论之后,便各自抱着任务忙活儿去了。”王海霞说。
王海霞接着说:“隔壁就是初三数学备课组的研讨,他们在研究初三复习课的细目,刚刚送完初三的乌老师详细介绍了海淀区中考试卷的命题原则,之后带领大家讨论了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及要求。龙老师带领老师们讨论了复习课的流程,每个单元需要多少课时、每个课时讲什么,每个人都有任务,每个人都很投入。晚上10点,热烈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中。”
“回到房间后,我发现下午晒在院子里的被子忘收了,不知去向。院子里非常安静,我挨个房间寻找,从每个窗口望去都是老师们在电脑前忙碌的身影。当我来到王春易老师的房间时,隔窗望去,发现我的被子被放到她的屋子里了,而她还没回来。我知道,他们的研讨还没有结束。”
王海霞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那一刻,她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做事的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群体成员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表征,学校文化即共享的经验、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即学校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与融合。
王海霞发现:“十一校园中有着与教师育人身份相称的文化生气,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以及他们周身弥漫的强大气场,是很容易让人着迷的。那是直入人心的总让我们感动的精神活力,徜徉于这样的气场中,一种创造的冲动让你无法抗拒。”那既沉静又燃烧的感觉始终伴随着她,唤起了她对教育终极问题的不断追问、对理想教育的无限憧憬。
“能让自己的智慧变成学生手中的课本,这让人感觉特别好,非常有成就感。十一人把这件事当成自我成长,在痴迷地做着。他们已经不考虑钱的问题。我忽然发现,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已经非常认同这种做法,人人都能感受到十一文化的巨大力量。任何一个刚入职的新教师,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转起来。”
听着不远处哗哗的流水声,凝望着远处树丛中隐约可见的红灯笼,王海霞不禁陷入了沉思:是什么力量让十一的老师们有这么大的劲头?
“我找到了答案,他们身上所有的细胞好像都在寻找机会。在十一,超越是最可贵、最带劲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超越!超越!因为他们有目标,有奔头。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事物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很少见的,让我由衷地感佩。对热爱教育的人来说,幸福莫过于能浸泡在一种纯粹的教育环境中。而十一,为所有人营造了这种环境,从组织结构到课程设置、从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到严谨有序的行政管理,让我感到好像回到了教育的根本。”
王海霞告诉我:“刚来十一的时候,我经常去听老师们的分享会,听到引用最多的是《十一学校行动纲要》,引用的频率之高让我感到惊讶又佩服。其实,每一所学校都不缺乏想法和主张,很多好的理念耐人寻味,寓意深远,而且设计精美,装饰考究,张贴在教室里或者走廊上。但那往往只是校长的主张。”
我会心一笑地说:“在十一学校跟踪采访的四年里,我对这一点有着深刻的体会。十一每个人都了解学校倡导的文化,它已经成为每个人自觉遵守的价值观,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要求都很高,研究氛围浓厚,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团队非常强调工作的主动性和高品质,团队成员互相尊重、相互帮助、互相补台,他们之间非常民主,沟通和谐,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重视,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与经验主动和大家分享,人人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学校经常组织温馨和谐、有利于促进学校团队建设的活动,学校能全面了解每位教职工的实际问题,总能及时帮助有需要者解决实际困难。”
“希贵校长常说,《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是大家智慧的结晶,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面包的话,那么,这个面包里,有你的面、他的糖、我的盐,有你的创造、他的坎坷、我的辛苦。它让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朝向学校的战略目标前进。”我接着说。
王海霞终于明白了:“这是他们的精神谱系,它悄无声息,却弥漫在整个校园里。”
“十一人不是神,他们也面临着许多困惑、挣扎、徘徊,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走过来的。”我说,“哪里有什么现成的路?是他们蹚出了一条路,而且他们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这条路可以通向我们理想中的地方。我在十一浸泡了四年,这是我最切身的体会。”
我打开手机,让她看了《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此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颁奖词。
十一学校着手对国家课程体系展开重大改革,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多样性和选择性,使课程的适切度明显提高;同时强化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活动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十一学校进行了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了全面实施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体系;通过选课走班的实施,使学生自主发展的愿望和社会实践能力日渐增强。
十一学校探索了一个新型学校的组织管理架构,实现了从管理走向领导,更多地发挥了各职能部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转型后的校园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学校整体质量呈上升趋势。
十一学校的改革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其育人模式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推广,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
我告诉她,有一位校长说:“我们两次到十一学校学习,接触过近30位教师,他们让我们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们越来越像希贵校长了,尤其是《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中提倡的‘追求卓越,反对平庸,拒绝低劣’,更是在老师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这种‘像’就是传播与感染的力量,就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吧!”
“我们过去的学校管理缺乏文化支撑,因此,要重塑我们的学校文化。那么,这种高度认同的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大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是如何确立的?那些行为习惯又是怎么养成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在王海霞的脑海中冒出来。
这时,她在本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一段时间以来,十一学校博物馆一层的一间办公室晚上总是亮着灯,有时甚至午夜时分还亮着,那是王海霞在读书或者整理白天的学习笔记。
来十一之前,王海霞做过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长。2008年4月,她受命于危难之际,用自己的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使这所薄弱学校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后来她又调入当地一所优质学校——汉光中学任校长。这所学校规模很大,有三个校区,在她的带领下,这所老牌名校在两年内又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自从她进入十一这座园子,日子就变得不一样了,一下子安静下来。此后一段时间里,她常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阅读有关十一的书。
“我在这里‘闭关’修炼了1000多天,如同跨过了炼狱之门。这是一场心灵的博弈,最重要的是直面自己,对人生、对教育有了系统的反思,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有了重新发现、把握与追求。今天,在十一校园里,当我有机会与李校长对话时,我渴望提升自己对教育的体验与理解。如果不到十一学校学习,解决一些困惑可能还需要若干年的摸索,还会走很多弯路。十一学校对我的影响可以形容为刷新和升级了我的系统,使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看来,要想前行,就得离开现在停留的地方。其实,寻找的过程就是重新建构自己的过程,让我们在不断寻找中发现新的自己。”她的坦诚让我感动。
“了解越多心里越慌。”王海霞看书有记笔记的习惯,来十一学校不久,就记了满满几大本。她爱人一看说:“你这哪里是经验、体会?全是检查呀!”
“是的,写了两年半的检查,把自己挖得骨头疼。自我更新,就像在锅上烙饼,翻过来翻过去,刻骨铭心。”王海霞在深刻地自我剖析。
“它微妙地重新教育我们,重塑我们对自己内心的理解,并且调整我们的行为方式。”王海霞一边看书,一边做批注,花花绿绿、密密麻麻的批注连起来,竟然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思维导图,成为她今天重新做校长的神秘罗盘。“长时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现在看到了,既心痛又欣喜。如果环境不改变,我恐怕一辈子也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现在有一股力量支撑着我,我有信心走好未来的路,尽管这条路充满挑战。”王海霞的语气在加重。
“如果不努力更新自己,我们周围就会形成一层硬壳,最终我们就会变得麻木。我们知道,化蛹成蝶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然而,蝶变之后,会让人大吃一惊。”王海霞用这样的话鼓励自己。
“很久以来很少这样气定神闲地读书了。”王海霞十分感慨,“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凝视和倾听,它会唤起我们对自身的新的发现、对世界的不断追问、对生活的敏感、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树木更加郁郁葱葱,王海霞穿过玉兰苑,朝高中楼北侧的松林书苑走去。一进门,她发现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在忙前忙后,便好奇地问:“这不是学生开办的书店吗?”那位女士说:“是啊,学生很忙,我是下岗职工,是被他们聘过来帮忙的。”王海霞听了差点儿笑出来。“十一的学生真牛哇!这么小就知道雇人了。我不禁对十一的学生肃然起敬,更对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由衷地感佩。担当不是在课堂上能学到的,而是在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出来的。”王海霞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十一学校就像个小社会。王海霞不禁感慨:“这是一个怎样的校园哪!里面有200多个社团,无数个‘行业’和‘职业’——从乐仁咖啡馆到每天在食堂前叫卖的‘流动摊点’,从‘银行行长’到申请贷款的商户,从‘模联’主席到‘印刷厂’职员,等等。当今社会,有多少职业在20世纪或者更远的年代是不存在的。几年后,会有哪些职业消失,又会诞生哪些新兴职业呢?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面对的是有无限可能的未来,他们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合作和沟通能力,行吗?地球都成村了,不了解地球那边的世界,没有全球意识,行吗?而这些能力和意识,今天必须让孩子们准备好。为未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是教育工作者对社会、对国家真正的责任。”走在这样的校园里,王海霞不断地思考学校教育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2013年4月20号,四川雅安发生地震。这一天是周六,没想到十一学校周一升旗仪式的主题是“雅安要坚强”。“活动组织得充分、及时,说明学生经常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事,他们时刻与天下同忧,与天下同乐!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会没有民族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呢? ”站在操场上,王海霞又一次感慨。
每年的两个小学段,都是学生热盼的时间,因为这是游学课程实施的时间。2014年春季小学段临近,而外界的坏消息一个又一个传来。
马航客机失联,虽然每天都在播报搜救情况,但搜救工作依然毫无进展。之后又传来海南某校春游车辆侧翻,8名学生当场遇难,30多名学生受伤的消息。当社会上再一次掀起要不要组织学生外出的激烈争论时,忽然又传来韩国客轮沉没,200多名学生失踪的噩耗。看着电视上客轮打捞进展的报道,听到沉船事故中侥幸获救的一名教师因发起这次游学而内疚自杀,王海霞心里有说不出的沉痛,关于学生外出游学的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沉重。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校长,你还会坚持让自己的学生外出游学吗?”一连几天,王海霞脑子里都在问这个问题。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十一学校依旧按计划在认真而更加细致地准备游学课程。在教师会上,李希贵校长只说了一句话:“学生需要知识,但更需要见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经过仔细观察,王海霞发现,十一学校绝不是在盲目地坚持。提前两个月,游学项目组的老师们就忙碌起来了。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老师根据初中段的学习内容,就课堂上难以达到的课程目标,设计了走出去体验的学习方式。游学课程研究、线路考察、游学活动组织招标、对旅行社服务设定诊断细则并进行考评、游学课程手册编制、游学质量评价办法学习、安全知识学习、家校沟通、师生培训(包括谁来负责提醒司机,防止司机发困等细节)、导游培训、校医全程跟队等,甚至学生晚上谁和谁住一个房间、吃饭谁和谁坐一桌都考虑到了。晚上两次查房、检查游学作业、教师大厅值班、回来后交流分享等各种细节的安排,老师们背后做了很多准备。
由于学校实行分布式领导,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老师都是游学活动的组织者,年级主任、带队校长都要听从他们的安排。这时王海霞惊喜地发现:“这些老师还有那么好的组织和领导才能。其实,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当你大胆放手,让他意识到责任和重托的时候,他的能量真的让你不可小觑。”
“这次游学共有9条线路,我和学生一起去绍兴—杭州线。一路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瞻仰周恩来故居,沉浸在鲁迅的“百草园”中,穿行于如画的会稽山上,游览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诞生地,听导游讲王献之的“太”字故事,走沈园再吟《钗头凤》,游西溪叹自然天成,你会感到孩子们有多么幸福、多么幸运。这时,你会更坚定地认为,让学生走出来有多么必要。”王海霞饶有兴致地向我介绍参加游学的感受。
“一路上孩子们自己背着行囊,安检、检票……你会想,一定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走向社会。他们只有经历得多了,走入社会后才会更顺利,父母才会更放心。”
“如果我们把教育仅仅当成工作,为了减少麻烦,降低风险,不让学生出游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如果你有孩子,在孩子成长中的花季,我相信,任何父母,若有条件,一定会愿意带孩子去读出游这本无字书,不管它有多麻烦。我们做教育,真的要有视学生如子女的情怀。”王海霞显得很激动。
稍微停顿了一下,王海霞继续说,近距离接触李希贵校长,才发现他对学生的爱是那么深。“‘教育要充满爱’,这句话已经被用滥了,可大家做得怎么样呢?然而,你看到李校长就知道什么叫爱学生,你看他看学生的眼神、他与学生交往的状态、他那发自内心的笑。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才是真的为他们好?为了找到办法,我们曾经殚精竭虑,甚至战战兢兢,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十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端口,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看得出来,在这座校园里,王海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复杂的管理除去制度、机制外,还有充满人性的温暖和爱,从此,她就对这温暖和爱怀着憧憬与追求。
王海霞在日记里写道:“在十一学校的日子如同一本书,一本色彩斑斓的书,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多少精彩的章节、多少深刻的寓意,只有在那特定的时空才能读到,才能读懂。”
已经是放学的时间了,告别了王海霞,我走出办公室,校园里散发着说不出的宁静与华美。走出十一学校的大门,如火的晚霞将天空照得通红。
一天下午,王海霞在初中部六层和老师们讨论后,抱着笔记本走进电梯,一群学生也跟着走进去。他们背着书包,有的个头还没有长起来,有的已经高出她一头。他们眼神单纯,神情俏皮,精神抖擞,青春气息逼人,一看就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站在他们身边,王海霞心中忽然涌出一份感动。“中学对一个人一辈子的影响是很特别的。他们在人生最美好的季节,毫不设防、坦然地接受我们,给我们机会走近他们、影响他们。感谢他们,能让我在他们最美好的季节里陪伴他们。”忽然,她对自己的言行紧张起来。“我有没有在无意间给他们带来一点儿伤害呢?”
李希贵校长曾经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初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小学时人还小,高中时已经定型。初中阶段存在无限可能,心理健康了,人就能健康成长;找到方向了,人就有无穷的动力;基础打好了,就可以奠定高中的优秀学业;习惯养成了,就会助力一生的发展。所以,初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有好心态、好习惯、好方法。教育要做的是发现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我们要守好这三年,用好这三年。”王海霞听后生发无限感慨,这所学校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当一所学校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时候,才是真正地做教育。
荣光楼映照在艳阳下,周围的银杏、古柏显得愈加苍翠,走在校园里,王海霞忽然觉得心像被洗了一样。还是这片土地,还是这座校园,此刻,意义却变得不一样了。所有的景物对她来说都有了特别的意味,她忽然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回到办公室,她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心中藏着一幅浪漫的画面:当我老了的时候,我坐在高大的榕树下,一群群孩子从我身边跑过,微风吹起我花白的头发。在幸福的岁月里,我慢慢地老去……
2013年7月,对忙了一年,不,是忙了三年的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来说,就两个字:放松。
然而,十一学校与其他学校的放松方式比起来,差别很大。
女儿从学校拿回来一份毕业季活动安排,其中活动有十几项,时间是两天。哇!这让我大感意外,继而是惊喜与亢奋。学生不是毕业了吗?毕业了就意味着学校的任务完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无外乎惜别、拥抱、握手、拜拜。
可十一学校不这样。
他们把学生毕业离校设计为一个“季”。既然是一个“季”,就必然有若干个“节”。于是,我决定去看个究竟。
写下这几段文字后,王海霞便开始了长达两个星期的跟踪。
王海霞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毕业季呀?谁愿意为已经考完的学生费那么大劲呢?在这两天中,谢师会是毕业季的开场戏,那么,他们是怎么“谢师”的呢?
王海霞发现,学生并没有请老师下馆子吃海参、鲍鱼,喝燕窝汤。早上8点不到,学生已经坐满了球场,旁边还坐着一些家长。主席台的背景是学生设计的彩喷画。穿着十一校服的飘逸少女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眼神似乎在说:“谢谢老师,您教给我的我都记下了。”
让王海霞没想到的是,谢师会的第一个节目竟然是高三老师给学生献舞。老师们放下课堂上的矜持,一改往日的装束,身着漂亮的红黑搭配的健身服英姿飒爽地出场,伴随着学生中最流行的歌曲尽情舞蹈。所有学生大声尖叫,报以雷鸣般的掌声。那轻盈、婆娑的舞姿像是在说:“孩子们,不,朋友们,你们要走了,对你们的感谢,我们就用舞姿表示接受吧。”
王海霞又是一阵激动,十一的老师们不仅学养深厚,多才多艺,而且愿意放下身段,在学生面前跳着并不专业的舞步,只为和学生同乐。一直以来,他们就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眼里,学生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的环节是学生为每一个学科老师颁奖。学生手捧鲜花来到老师面前,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学生手捧鲜花走上讲台跟老师们一个个拥抱,就像即将远行的孩子和母亲告别。每个老师接过鲜花后都会有一段寄语,语文老师南红英说:“这几天我在想,还有什么没有让你们带走……”历史老师说:“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我的生命史……”数学老师说:“十一学校的宽松环境让你们埋下了创造的种子,到社会那个广阔的空间去迎着风雨开花吧!”英语组的一位老师若有所思,似在喃喃自语:“希望你们带走鱼的时候,也带走渔……”
此时,王海霞的一个同学恰好打来电话,约她参加他的孩子的谢师宴。她下意识地问:“有没有‘渔’?”答曰:“当然,是鲍鱼。”她没有笑。
当校长被请上台去接受学生赠送给学校的礼物时,他说:“这个礼物我非常喜欢,因为在这张你们自己画的学校教学楼上,写满了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在李希贵校长看来,毕业是一门课程,是学校最后送给学生的重要礼物。
“十一学校教孩子们学会了感恩,而学会感恩是做人的根本和一生的财富。”对于这一点,王海霞有了更深的体会。
“第二天上午,是正式的毕业典礼,会场布置得庄严、大气。体育馆里,昨天载歌载舞的青春少年,今天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们身着毕业礼服,戴着毕业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庄严、神圣的时刻。礼服仿照的是学士服的风格,学生服的主色调是黑色,代表沉着、坚定;教师服的主色调是红色,代表激情、奉献。衣服上都精心刺上了十一学校的LOGO。这个活动照例是学生策划的,也是学生主持的。”
“9点整,庄严的国歌响起,全体师生肃立,四个学生擎旗手迈正步手执国旗入场。第一项活动是出旗,四个帅气的小伙子手持国旗四角正步走上台去,庄严的国歌让我们每个人都心潮澎湃。”
“接下来是校长讲话。李校长没拿稿子,没有开场白,没有大道理,一开口便直奔主题。据说那是他一贯的风格。他先是回顾了历史上的今天,然后顺着历史的脉络自然地讲到了今天,讲到了十一学校,讲到了在座的学生……坦率地说,那是一次简短的即席发言,但就是这个发言,瞬间架起了他与每一个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学生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并爆发出阵阵掌声。此时他们才真正知道:能够让学生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摄入知识、启迪人生、面对未来的十一学校,其本身就是一件作品,而它的作者,就是他们可爱的校长。”王海霞感慨良多。
“校长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的仪式就像将军为归来的勇士颁发勋章。每个人走过长长的红地毯,在大家的祝福声中隆重地走上讲台,先把自己的心愿卡插在心愿树上,然后脱帽郑重地向国旗、校旗敬礼。然后整理衣冠,走到正在主席台中央面带微笑等待他的校长面前。校长身着红色教师礼服,双手捧着学生的毕业证书,满眼欣赏地注视着上台的每一个学生,好像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不少学生伸出双手和校长拥抱,接过校长亲自递过来的毕业证书,和校长合影。合影时,校长一定会让学生站在主要位置上。正规的相照完之后,很多学生还要搂着校长的脖子再来一张,像和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照相。然后,学生再和站在旁边的老师们一一拥抱,每个人都眼含泪花……”王海霞观察得很仔细。
“这样的仪式近四个小时才完成。当仪式结束,校长脱下礼服的时候,大家一看,校长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校长脸上泛着幸福的光芒。他说:‘对我来说,时间是长了点儿,但对学生来说,一生就这一次啊,我怎么敢懈怠!’”这个细节在王海霞的内心激起了波澜。
这样大费周章的活动,学生内心对它的感受如何呢?王海霞现场做了一个小调查,他们说:
穿着毕业礼服:不想脱,感到光荣、留恋、新鲜;穿着一样的款式,很有归属感……
走在长长的红地毯上:感动,自豪;情感交织,心情复杂;流泪了;站在台上向下看感觉好隆重、好神圣,这是一辈子都无法磨灭的记忆……
向国旗、校旗敬礼:我是十一学生,我长大了,要为你争光……
与校长合影:感觉校长很重视我,很认可我;我很自豪,我被当成大人一样看待;不管我们学习好赖,在校长眼里我们都是平等的……
与老师拥抱:这是深情、感激的拥抱,老师像第二个爸爸、妈妈,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一天我一定会再回来……
听着这些滚烫的话语,王海霞被深深地感动着。这座校园里,处处散发着人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人的温度、人性的温度、人文的温度。
还有一个细节让王海霞备受感动。参加初中学生的毕业典礼时,她看到很多学生抢着跟校长合影,遇到个子矮一点儿的学生,李校长总是半蹲着跟学生合影。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自毁形象吗?”回家后,她在镜子前反复体会着站直了合影和半蹲着合影给学生的心理感受。“哎呀!不一样!与半蹲着的校长合影感觉太好了,他让人感到自己很重要。”王海霞忽然明白了李校长的用心。
“每个学生都很重要”,这几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件事中都能感受到“我很重要”。
下午5点半,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毕业舞会。为了帮双胞胎女儿留下高中阶段最美好的回忆,王海霞在家中当起了服务员和参谋员。两个女儿向来是不讲究吃穿的,平时衣着非常朴素。为了让她们光鲜出场,她翻遍了自己的衣柜让她们挑选,同时自责没去给她们买件新的衣服。好不容易找到了两条裙子,勉强还能穿出去。两个女儿都是一身白色衬衣和她的百褶裙,脖子下系一条彩色丝带,一看就是两个清纯学生。顺便,她还帮女儿的一个好朋友也打扮了起来。就这样,三个青春美少女出发了。出于好奇,她也紧跟着去一看究竟。
舞会在国际部六层活动室举行。刚上电梯,就听到了音乐声和学生的欢笑声,男生大都着正装,女生都化了妆并穿着漂亮的裙子甚至晚礼服。灯光是柔和的,曼妙的华尔兹飘荡在活动室的上空。男生学着绅士,女生学着淑女,每个人都操着生疏的舞步,一边笑,一边互相指挥,一边不时低头看着对方的脚,你踩我一下,我踩你一下,跌跌撞撞地踏着明显跟不上音乐的舞步快乐地舞蹈着。
曼妙的舞姿和着悠扬、欢快的曲子,把舞会一次又一次带入高潮。舞会在进行,乐曲在荡漾,青春在飞扬……就在这个属于青年人的青春世界里,作为家长,王海霞静静地坐在大厅的一角,感慨良多。苦心孤诣的校长和老师们精心设计这个环节,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答案或许有很多,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教会这些孩子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内容。
王海霞坐在墙角,看着女儿和一屋子迈着生疏舞步边学边跳的孩子们,忽然间,一阵感激涌上心头。作为母亲,她感谢学校给予孩子们的一切,让他们有机会去学习走向生活,有机会在与学友告别的时候和他们跳上一曲,尽情享受数年来同窗学习积淀下来的美好友谊。
这特别美的场景,一幕幕在王海霞的眼前流过,她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
两天的活动,王海霞就这样跟着女儿一起走过来了。孩子们过得开心、愉快,她相信这会在她们的漫漫人生旅途中成为一个永久的记忆。
第二天下午,是全体高三师生的泼水节。那种一淋到底、互相祝福的狂欢让老师和学生在水中相见,形成如此温暖、如此美好的交集,让难忘的中学时代在大家制造的甘霖中定格。
世界名校的毕业典礼也不过如此吧!为什么一所中学要搞这么盛大而隆重的毕业典礼?
“这所学校为什么会让学生如此留恋?它留给学生的将会是什么?当我们给每项活动都赋予教育意义,当我们把教育的视角延伸到社会、生活中时,活动的内容设计就一定会大不相同,一项平常的学校活动就会焕发出夺目的教育光辉。”
王海霞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开始反思以往的教育。学校年年都送毕业班,年年都发毕业证。然而,有多少学校,一旦学生考完试,就担心学生返回学校破坏公物,发泄不满,从而不敢让学生再进校门,甚至连填报志愿时都不敢让学生进教室,而是另找地方,甚至就让学生在校园里填报。毕业证更是等办完了,让班干部通知学生逐个到学校领走,或请同学捎走,哪里还敢组织学生回来?学校多年来对学生费尽心思地培养,怎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场呢?
“学生到底为什么不满?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西方企业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客户,我们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办好学校。”王海霞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
这一晚,王海霞彻夜未眠。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这里真的很特别,这里有直指人心的温暖,在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事,他们却不厌其烦地去做;他们做事的风格也很特别,好像有一种无声的命令,使他们的心特别齐;这里的文化也很特别,它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教育部要在这里开新闻发布会,他们那么淡定,只有几个人在准备,而学生的毕业典礼却要进行几个小时。
置身于十一校园,王海霞感受到身心充实的快乐,感受到温暖、包容,还有尊重、理解,以及唤醒、发现……
“在这浮华的世界里,他们心无旁骛,静静地守着一方天地,陪伴孩子们成长,好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和担当,这是学校最大的财富。”王海霞深情地说道。
当拂晓的第一丝亮光出现时,王海霞睁开眼睛,看着窗外。白玉兰香气馥郁,弥漫在校园中,一只喜鹊从一棵树上扑棱着飞起来。王海霞心中满是兴奋,她穿过玉兰苑向通往博物馆的银杏大道走去。
在通往博物馆的路上,会路过一个小花园。小花园里有一架紫藤,紫藤小小的叶片呈椭圆形,羽毛般密密匝匝缠藤绕茎。阳光穿过紫藤架,筛下一地的斑斑点点。紫藤架下是一个回字形的石凳,我特别喜欢坐在那里,闻着淡淡的花香,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说说笑笑地走过。这一切是多么美好。
我与王海霞坐在石凳上聊天儿,她一遍遍地回味着参加女儿毕业典礼的每一个细节。“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胸口发热。这一切,我可能会长久地记住。这个校园里生长着感动,有了这份感动,孩子们的青少年时光就会滋润和温暖。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曾有过感动,那是美好的,可以净化灵魂。”
王海霞坐在长凳上,脸上带着微笑,她庆幸自己选择了令人向往的教育生活。她深情地说:“进入十一学校学习的人,以为都看全了,实际上,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他却可能没看见,那就是最核心、最隐秘、最起作用的东西,也就是在改革大潮中翻滚过的人的内心。”
王海霞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小王子》里的经典话语:“只有用心才能看见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用肉眼是无法看见的。”
十一学校是一座森林,仅仅看见是不够的,你必须有能力去倾听,并打开你身体的所有感官去感受,才有可能抵达这座森林的深处。
一天,王海霞拟写了一份关于分校筹建的申请报告,写好后请李希贵校长过目。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十一学校是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未来龙樾实验中学作为十一学校在海淀的分校,在课程改革等方面,将全面移植十一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机制,构建新型的现代学校制度。”
李希贵校长看后做了一个标注,把 “移植”改成了“嫁接”。在回去的路上,王海霞一直在想:为什么是嫁接?移植和嫁接有什么不同呢?
王海霞查阅资料发现,移植和嫁接确实不是一回事。
移植原义指把植物移到其他地点种植,后引申为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比喻引进别人的经验、长处、做法等。嫁接则为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将一种植物的一部分固定到另外一种植物上,使其创面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相互愈合为独立个体。被接的植物体称为砧木,接上去的枝或芽称为接穗。
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是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其次是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所谓亲和力,是指接穗和砧木在内部组织结构、生理和遗传上相同或相近,从而能互相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亲和力越强,嫁接成活率越高;反之,则嫁接成活率越低。一般来说,植物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则越强。
王海霞明白了,任何经验和做法都有其实践的土壤,即使和接穗高度相似的分校也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充分发挥砧木蓬勃的生命力,让十一的智慧和实践与它紧密结合,生发出属于它自己的、更具特色的生命个体。
那么,改革的切入点是什么呢?十一的哪些东西可以嫁接呢?王海霞陷入深思。
…………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人大芸窗职教学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