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打造…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一行到人…

我社三种图书和一种音像制品获…

我社官方微信公众号入选首届“…

“新编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我校教师吴静钰出征里约奥运会…

《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入…

我社3种出版物入选《2016年农…

人大社与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我社与马尔沙维克出版社举行《…

我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访问墨西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印度新德…

《时代大潮和中国共产党》荣获…

我社《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新时代 新教育 新使命”读书…

《中华读书报》| 人大社:主题…

《劳特利奇哲学史》出版座谈会…

《曲青山党史论集》出版发行

人大社四种图书入选“第五届马…

人大社18年3月新书快递16-《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

2018年03月16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8/3/人大社18年3月新书快递16-《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doc

 

书名:《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                                            
作者:李迪               
ISBN:978-7-300-24536-2
定价:39.80元            
开本:16开             
页数:192页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 全国知名班主任、知性美女教师李迪的女性成长励志书
◎女教师魅力修炼读本,心灵成长枕边书
◎在真诚的故事中感受怎样做学生欢迎的老师、丈夫欣赏的妻子、公婆夸赞的儿媳
◎感悟教师职业的美好,感悟女教师的优雅与智慧
新时期,女教师不仅要做好最基本的传道授业,还要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在书香的浸染和才艺的熏陶中修炼女性魅力,提升工作智慧,享受工作乐趣。工作之外,女教师可用智慧巧妙化解生活中的伤与痛,在波澜微兴的时刻体验生活的多彩,在平和温暖的日子里感受生活的静美。

内容简介:
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如何守护家庭幸福?
如何兼顾家庭和事业?
如何保养纯净心灵?
如何修炼女性魅力?
……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教师,我们不要被选择,而要主动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适合自己的教育生活。
全国知名班主任,首届“河南最美教师”李迪用她四十多年的人生经验,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她工作、家庭、人生中的诸多“关键事件”说明,每一位真正热爱生活的女教师都会被幸福拥抱,每一位努力工作的女教师都可以修炼成灵魂有香气的人。

作者简介:
李迪,一位且行且思的知识女性,全国知名班主任,“河南最美教师”,河南省教学名师。生活里她用心去爱却不疯狂,工作中她积极向上却不张扬,出版《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等十余部专著。

卖点:
•作者是全国知名的班主任,知性美女教师
•女教师心灵成长励志书
•真诚的故事,真实的人生

上架建议:
教师培训、教育读物

读者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班主任、教研员等

目录:
上  用智慧浇灌工作
| 第一章 |  学生—用尊重赢得尊重
1.年轻教师不妨让学生对自己的称呼中规中矩
2.我建议,你选择……你面对,我陪伴
3.从“疾恶如仇”到“从善如流”
| 第二章 |  工作—注入智慧必定收获精彩
1.开给自己的花—追求日常工作美
2.给学生贴上美丽的“标签”—体味师生陪伴美
3.云水禅心—创造我们的课堂美
4.淡守清欢—享受我们的生活美
5.就算没有把百酒尝遍,也可以懂得清水的味道
| 第三章 |  领导—真实坦诚才会获得信任
1.真实坦诚—被领导赏识的关键
2.不要当场解释—走出被领导误会的误区
| 第四章 |  同事—合适的距离产生美
1.与同事交往的禁忌—由《驴是怎么死的》想到的
2.与同事相处的技巧—由改编《驴是怎么复活的》想到的
| 第五章 |  家长—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1.改告状为求助—巧用“栽花效应”
2.改管学生为帮学生—学会与家长“共情”
| 第六章 |  朋友—给予力量快速成长
1.见不得你积极上进的朋友,不要也罢
2.你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  用爱经营家庭
| 第七章 |  相夫—比翼齐飞情更坚
1.温情开导另一半儿
2.在天愿作比翼鸟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第八章 |  教子—陪伴胜于管教
1.用书信缩短母子的心理距离
2.做孩子心灵的守护神
3.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 第九章 |  敬老—精神孝顺高于物质孝顺
1.如何理解精神孝顺
2.如何缓解婆媳矛盾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下  内外兼修,做更好的自己
| 第十章 |  锻炼—为幸福人生打基础
1.最爱是瑜伽
2.身心流动练协调
3.康复锻炼普拉提
4.塑型健身哑铃操
| 第十一章 |  不争—保护幸福的源头
1.拒绝比较,拒绝倒数
2.警惕不当的物质奖励
3.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 第十二章 |  接纳—不完美是完美的起点
1.患病初期
2.“白公馆”受刑
3.针灸科主任
4.名医堂的老中医
5.良好的心态从接纳现状开始
6.是养病,更是修炼
| 第十三章 |  独处—滋养心灵的良方
1.心灵的巢—走向大自然
2.享受孤独—与心灵连接
3.下雨天,读书天—与文字相拥相伴
| 第十四章 |  感恩—提升人生的幸福指数
1.“布施”
2.“爱语”
3.“利行”
4.“同事”
| 第十五章 |  修行—向美而生
1.与寂寞相互啃噬
2.陪伴学生,享成长之美
3.抵抗平庸
4.何为教师之美
5.学习偶像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 后记 |  下辈子依然做教师

精彩书摘:
序言
有一份欢乐的空白要填充
这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句子—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人。所以,当我在QQ群里看到一段关于“灵魂有香气”的文字,毫不犹豫地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后,片刻间迎来亲朋好友们的一条条评论:
“哈哈!是你自己写的吧!”
“你说的不就是你自己吗?”
…………
我恨不能指天发誓:“绝不是我写的!”但他们固执地不相信。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灵魂有香气的人会每日读书,不为名利,只为喜欢,只为让自己有更好的谈吐和见识。
她们会坚持锻炼,为了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她们行走在路上,坚定而又决绝。
她们从不轻易落泪,从不轻易服输。她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们为灵魂的自由努力抗争着,让自己有能力拒绝,也有能力接受。
她们会感恩,会感谢生命里的每一次相遇和相离。她们不会强求没有结局的感情,不会任别人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她们热爱生活,充满朝气,常常微笑,跟随自己的心,做喜欢的事,交喜欢的朋友。
…………
真的像是在描绘我的生活。
闲暇时我会想,女教师追求的应该是什么?和睦的家庭、健康的身体、完美的爱情、妙趣横生的课堂、受学生欢迎的人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接触大量案例后发现:幸福的女人追求的是不断升华的自我,她们以智慧面对人生中所有的幸与不幸,始终面带微笑,一如既往地洒脱,不仅身体散发着迷人的味道,灵魂也充满了香气。
我希望做这样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阅读、写作,不为名利,只为享受读写带来的宁静和深邃,以及我在课堂上激扬文字时,学生听得如醉如痴,亦或恍然大悟的感受;我每天锻炼身体,只为保持身心健康,以便在上班时送给学生太阳般的温暖和光亮,在下班后带给家人素月般的温馨和柔情;我努力让自己美美地活着,是为了用自己的美,引导学生感知美、了解美、热爱美、追求美……
我很痴迷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感觉。十几年前,我带的班级是纯女生班,我的学生一部分来自农村,她们没有用过抽水马桶,开学初,宿舍的厕所一天会堵四五次;她们不会过马路,不会用银行卡,不会说普通话……所以,从迎接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要兼任生活老师,反复提醒她们,如何过马路,如何使用抽水马桶……尤其让我操心的是:她们在农村习惯了往院子里泼脏水,如今住到楼上,还是习惯性地将脏水从阳台上泼出去,有时会正好浇行人一身……所以我要不停地引导和教育……很烦琐吗?其实一点也不。看着她们一天天变得彬彬有礼、光彩照人,那真是一种享受。
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是这样的:我做,是因为我发自内心地想做,根本就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我为的是自己的心;就算没有一个人欣赏我,我依然要开花给自己看。
不知从何时起,部分年轻教师认为,每天回家后,要把工作抛至脑后,甚至夫妻俩在同一所学校任教,回家后也绝不再提工作。
他们的观点,我不敢认同。
读书和反思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月下散步、窗前沉思,还是在火车站候车,我都在想着课堂,想着学生的问题。从2005年起,我每天都写班级成长日记,反思课堂上有哪些经验可保留,与学生谈 心 有 几 处 失 误 需 补 救 …… 看 电 视 剧 《 芈 月 传 》, 我 深 夜 写 观 后 感 —《谁害死了魏美人》;看微信朋友圈里的文章受到启发,我会想如何在教育中应用……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在单位活色生香,在家里也能散发出温暖和光亮,她会用自身的积极上进,给孩子做好爱学习、爱生活的榜样……
有人对我说:就算你这么用心生活、工作,又能怎样呢?几年后,学生还是要毕业,你还是要从头做起,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材一再重复教,有什么新意?60岁以后,你还不是一样退休?80岁以后,你还不是一样皱纹满面鬓如霜?
但是,我享受了人生的过程啊!
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他因为触犯了天神,泄露了天机,被处罚把一块巨石推到一座山上去,无论他怎样努力,这块石头总是在到达山顶之前会滚落下来,于是他只得重新去推,永无休止。
很多人觉得,教师的工作就像西绪福斯推石头,没有任何意义。与其这样认为,毋宁说我们人类是在不停地推石头上山,整个人类都是荒诞的—无论怎么努力,最终都难逃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
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推石头了,那又用什么来证明他的存在呢?
或者,我们想象两种人:一种人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荒诞的,而生活在荒诞中;另一种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是荒诞的,但仍然推石头上山。哪一种生活更像悲剧呢?
哲学家加缪认为,前一种人的生活更像悲剧,因为他的荒诞甚至不属于他自己!而后一种人,也就是“西绪福斯”,虽然他的命运也是荒诞的,他的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但他知道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继续推石头。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可以蔑视自己的命运,甚至用享受这个过程去否定天神对他的惩罚。他支配了他自己的荒诞,因此他是幸福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都知道自己改变不了终将老去的生命轨迹。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天,享受这个“推石头”的过程,努力在生活中创造、开启、润泽……拒绝重复、封闭、枯燥、灰暗,不允许自己在变老的路上,一天天变得空虚、庸俗、丑陋……因为这种感觉很容易让人倦怠并心生抱怨,进而将工作视为不得不背负的用来换取面包的劳役,误认为“真正的生活”似乎在别处,在逛街、看电影、刷朋友圈、网上购物等之中。
如果你将生活、工作视为不得不背负的重担,那么,无论这块石头有多轻,你都无法摆脱生无所恋的感觉。
蓦然想起狄金森的诗《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
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
我们有一份黎明。
我们有一份欢乐的空白要填充,
我们有一份憎恨。
这里一颗星那里一颗星,
有些,迷了方向!
这里一团雾那里一团雾,
然后,阳光!
【书摘 1】
何为教师之美
2015年暑假,我参加了“河南最美教师”的评选。某同事听说后,在单位QQ群里嗤之以鼻:“李迪?有什么资格?人家为了学生,都残废了……或者未老先衰,家庭也不要,孩子也不管,除了工作什么都没有……她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耳闻目睹了很多为工作、为学生舍弃家庭和孩子甚至生命的优秀教师,媒体往往把这些人物及他们的事迹当成我们学习的榜样来大力宣传,宣传时又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爱学生”“爱事业”,或者要想成为“最美教师”就要舍弃很多幸福和快乐。这是媒体宣传的初衷吗?
或者说,我们评选“最美教师”,树立教师榜样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但是,如果媒体宣传仅仅停留在那种为了工作舍弃健康、家庭、幸福快乐的生活层面,有几个人能做到?又有几个人愿意做到?这只怕是对“美”的误解吧!这些观念会导致老师们害怕成为“最美”,拒绝成为“最美”,这就是我所说的对“美”的伤害。究其原因,是我们在评选中任意提高了“美”的道德标准。
其实,众所周知,美的形式是多元的。我想起了子贡赎人的故事。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鲁国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回国后就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不肯接受国家的赔偿金,人们都称赞子贡大公无私。但是孔子说,“赐(子贡名端木赐)啊!你做错了,你这样做会破坏鲁国的法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再愿意为在外的同胞赎身了。”因为,人们都赞美子贡不肯接受赎金,那么,下一个在国外看见鲁国奴隶的人,如果赎了奴隶,还敢不敢要赎金呢?如果要了,人家会说:子贡都不要赎金,你为什么要?所以你不够高尚,不够无私。换位思考一下:我好心好意地帮助奴隶赎身,最后却落得个品德不够高尚的评价,以后我还愿意为同胞赎身吗?如果赎人后不要赎金呢?自己家又确实需要这些钱。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子贡那么富。所以,孔子对子贡说,“你如果接受了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又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为了感谢他就送给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子贡赎人”是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因为子贡的行为在客观上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
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值得提防的。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甚至远道德而去!!
孔夫子见微知著,洞察人情,实在是了不起。
同样,如果把“最美教师”的标准提高到必须牺牲自身健康、家庭幸福、子女成长……会让大多数普通教师对“美”望而却步,这反而是对“美”的伤害。
我非常尊敬那些为了事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输在他们面前,我心服口服。我的观点是: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对美的理解开始多元化,并非牺牲小我成就大家才是唯一的值得称道的美。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品,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倘若为了别人的孩子,忽视自己的孩子,万一(我说的是万一)导致自己的孩子成为“问题学生”,那不是把难题推给了自己孩子的老师吗?倘若孩子走向社会成为“问题青年”,那岂不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吗?一个优秀的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美美地活着,不是我们个人的事,而是能影响到家庭生活、工作质量、学生成长的事。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更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需求。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在工作上也做出卓越成绩。做一个积极阳光、善于学习、善于思索并能享受人生的美丽教师,才是社会的需求,才是广大老师愿意学习的标杆。
以上观点,我曾经写成文字,投稿给《教育时报》。几天后,被《教育时报》全文刊发。
至此,我明白:一个教师,在工作中难免遭到误解,实在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否则可能相互伤害。我的做法是:拿起笔,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投稿给自己所敬重的媒体。如若你的见解果真善意真诚有见地,自然能被刊发,而且能影响更多的人。这才是教师应该拥有的大的格局,美的格局。
2016年暑假,我和先生冒着酷暑,千里迢迢跑到兰考去买了一台古琴(当年焦裕禄为抗风沙,带人在兰考种了很多泡桐树,它正是制作古筝、古琴的好材料)。当我用手弹拨一下,古琴发出低低的清雅之音,我的内心瞬间充满了喜悦……
有心直口快的朋友纳闷:李迪,你可真会给自己找事,好不容易放暑假了,还不看看电视休息休息?学什么乐器!你以为你现在才十几岁啊!
人过三十不学艺,你听说过没有?你将来还能依靠这个吃饭?
但是,我真的从没感觉到自己已经到了可以不学艺的年龄。一切美的事物—蓝天、白云、鲜花、小草、清泉、山川、繁星、月牙儿……我
都欣赏;一切可以让自己变美的项目—瑜伽、茶艺、诗词、音乐、插花……我都想学。有时候,我会冥想:在宁静的夜晚,月色朦胧,萤火虫照夜空,爱人灯下阅读,孩子温习功课,我就做一个点香的女子……多美!如此,岂止古琴,我甚至想找香道师学习焚香之道了。
但是,就在我振振有词地反驳朋友的时候,音乐造诣颇深的哥哥频频摇头:你在这个年龄想要再学门乐器是好事,但是何必非要选古琴?古琴的音量很小,和蚊子嗡嗡差不多。以前古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因为那时没有噪音污染,皓月当空时,万籁俱寂,弹起古琴来远处的人也能听得见。现在市区里的汽车声、喇叭声……各种噪音不绝于耳,在这样的环境中,古琴声听起来就是“嘣儿—嘣儿—”的。再说就算你学会了,你弹给谁听啊,谁能听得见啊,这都是快要被淘汰的乐器了……我建议你学古筝,古筝既有古韵,又清脆悦耳,你随手一拨拉,就像流水声,学起来也简单,很快就能演奏,并获得掌声……
然而,哥哥,你哪里知道妹妹的心思?我学习古琴,完全是为了修身养性。我是弹给自己听的,何必非要得到别人的掌声?古筝因为有一个“筝”字,据说含“争辩”“争斗”之意。这是我不喜欢的。我想宁静致远,我要享受寂寞,古琴于我就是最好的乐器。而且,古筝是入耳的,古琴是入心的;古筝是弹给观众听的,古琴是弹给自己和知音听的。我喜欢的就是古琴那绝不扰民的音量。我沉迷的就是这种需要心静才能聆听的清雅。
我希望,清雅的古琴可以帮助我找到内心的美,让我始终保持教师的本色。
【书摘 2】
感恩——提升人生的幸福指数
近来整理以前写的文章,发现2014年2月17日我的日记,记录如下。
一早醒来,发现窗外飘着雪花。不禁感叹:马年的雨雪还真多,这是开
学第一天呢!
中午吃完饭回到办公室,我打开电脑,看见QQ群里有一个叫“诗意人
生”的老师的留言。
问:开学第一天为什么阴雨绵绵?
答: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与假期的春光明媚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
4.揭示了凄惨的社会环境;
5.预示着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开始……
我不能不承认,自己一向是颇叛逆的。当世人都说月亮是银色、红色,或金色的时候,我可能偏偏要想办法去证明,月亮有时候可能是绿色的。今天看了“诗意人生”的一问几答,我不禁微笑,一时兴起,也写了几句。
问:开学第一天为什么细雨如酥?(偏要把阴雨绵绵换成细雨如酥)
答: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渲染了诗情画意的气氛;
3.与假期的喧闹热烈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我们面对教学工作及学生问题,需要宁静、安详的心态;
4.揭示了润物细无声的妙处;
5.预示着春姑娘的悄悄降临,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即将破土而出。
歪着头再想一想,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虽然我在向窗外看的第一眼曾感叹:下雪了?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啊!不过这样的感叹是不带悲观色彩的。我早已想明白: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春雨都降落了。何不带着欢喜去欣赏?无论你高兴不高兴,新学期都开始了。何不高高兴兴地去面对?
同理,我可爱的学生啊!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长大了,你必须离开父母来求学。那就好好地听课吧!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是三班的课。学生似乎还没进入状态,课堂氛围不太好,因此我如是祈愿……
时过境迁,再次翻阅日记,我自问:面对同样的一场雨雪,我和网友“诗意人生”却有截然不同的感悟,为什么?这其实是一种“投射”。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当我们内心充满烦恼、焦虑不安的时候,所见所闻,无一不呈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状,故事情节的发展,必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反之,当我们内心欣喜、富足,怀有感恩之心,看见细雨绵绵,便会萌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赞叹,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你是愿意哀叹、抱怨呢,还是愿意欣喜、感恩呢?
科学家在神经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人心怀感恩、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就会分泌出有利于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得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统就强健;而当人心存恶意、负面思考时,就会激活另一种神经系统:负向系统被激活启动,而正向系统被抑制住,身体机能的良性循环就会被破坏。所以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加健康长寿。积极、乐观、有感恩心的教师,更容易体验到职业幸福。
昨天,我在网上听鞠强教授讲《管理心理学》,他有一个章节专门讲“感恩心是好运气的核心”,他认为感恩心强的人会用潜意识沟通调动周围的社会资源帮助自己。其实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每个人相对于他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环境,都有一个“场”。比如,课外活动时,老师们都在一个办公室里休息,忽然进来一个性格活泼乐观、说话幽默的张三老师,办公室里的氛围马上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活泼;反之,如果进来一个冷峻、严肃、不苟言笑、满面愁苦的李四老师,大家马上能感觉到一种压力和束缚,原本欢歌笑语的办公室瞬间会阴云密布。其实,张三和李四都没有说话,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到来,给人的感觉会不同呢?
这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念头不同导致自己形成的“场”不同,于是,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一个内心充满感恩、喜悦的人,他所带出来的“场”能让人感觉到:
帮助他会很有价值感,和他在一起很舒服。这样人人都愿意帮助他,都愿
意和他在一起。久而久之,他的运气就会越来越好。
我常常在迎接新生的第一周,就和学生探讨一本名为《水知道答案》的书:当水接触到感恩、慈悲、博爱、幸福、鼓励这些良性资讯时,水结晶会呈现出绚丽、美妙而牢固的形态构造;而当水接触到抱怨、仇恨、丑陋等负面资讯时,水结晶的构造会变异、扭曲,甚至会彻底涣散无法成形。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70%以上的物质都是水,当人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其身体机能就会发生相对应的变化。
你愿意给自己的身体什么样的资讯呢?
我们来回忆一些切身体悟:你是否一看到“哭”这个字,忍不住就难受想哭;看到“笑”这个字,忍不住就嘴角上扬;看见“美丽”就心情舒畅,看见“丑陋”就觉得遗憾,看见“癌症”的“癌”就内心恐惧……很多人一开学就郁闷、悲观、失望,看见细雨就哀愁,提起上班就悲痛,他们的语言带来的“场”就会充满负能量,不但他们的情绪会越来越糟,和他们交流的人也会感觉到不愉快。
让我们做一个内心充满感恩、喜悦的女教师吧!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人大芸窗职教学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