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欣赏——20世纪中国名歌名曲赏析(21世纪艺术教育系列教材)                                              | 
                  
                  
                     | 
                  
                  
                     | 
                  
                  
                    
                    
                      
                        |    | 
                        
                          
                            
                              | 
                                 作  者:赵方 博平  |   
                             
                            
                              
                                
                                  
                                    | 出版时间:2009-03-31 | 
                                    字  数:220 千字 | 
                                   
                                  
                                    | 书  号:G1964 | 
                                    ISBN:978-7-300-10363-1 | 
                                   
                                  
                                    | 开  本:16 | 
                                    包  装:平装 | 
                                   
                                  
                                    | 印  次:1-8 | 
                                    译    者: | 
                                   
                                                     
                                 | 
                             
                            
                              | 
                                 定价:¥19.80   | 
                             
                            
                              
                                
                                  
                                    | 
                                          
  | 
                                    查看评论摘要 |         
                                   
                                 | 购买图书或索要库存书目,请访问网上书店(http://club.crup.com.cn),联系电话:010-82501766 |  
                                                                | 
                             
                                                    | 
                       
                                          | 
                  
                  
                     | 
                  
                  
                      | 
                  
                  
                     |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以歌曲出现的年代为序、以歌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流行程度以及进步性为标准精选了我国20世纪的名歌名曲,每部作品按“作家信息”、 “作品赏析”、“创演乐评。三部分对其进行介绍与评析。 
    书中既有对歌曲作者和歌曲本身的介绍,也有对歌曲风格和综合定位的评点。相信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对我国20世纪的歌曲全貌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 
                              
  | 
                          章节目录 | 
                         
                                            | 
                  
                  
                    
                      
                        
                          | 
                       上编(1901-1949) 
  一、歌曲 
  《男儿第一志气高》 
  《黄河》 
  《送别》 
  《问》 
  《大江东去》 
  《叫我如何不想他》 
  《渔光曲》 
  《义勇军进行曲》 
  《松花江上》 
  《长城谣》 
  《黄河大合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北风吹》 
  二、器乐 
  《和平进行曲》 
  《春江花月夜》 
  《怀旧》 
  《光明行》 
  《步步高》 
  《牧童短笛》 
  《台湾舞曲》 
  《思乡曲》 
  《二泉映月》 
  下编(1950-2000) 
  一、歌曲 
  《歌唱祖国》 
  《志愿军战歌》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草原之夜》 
  《洪湖水,浪打浪》 
  《走在这高高的兴安岭》 
  《唱支山歌给党听》 
  《红梅赞》 
  《赞歌》 
  《长征组歌》 
  《我爱北京天安门》 
  《北京颂歌》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打起手鼓唱起歌》 
  《红星照我去战斗》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我爱你,中国》 
  《再见吧,妈妈》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希望的田野上》 
  《祖国慈祥的母亲》 
  《长江之歌》 
  《让世界充满爱》 
  《说句心里话》 
  《亚洲雄风》 
  《滚滚长江东逝水》 
  《青藏高原》 
  《好汉歌》 
  《走进新时代》 
  二、乐曲 
  《春节序曲》 
  《节日舞》 
  《一枝花》 
  《凤凰展翅》 
  《瑶族舞曲》 
  《嘎达梅林》 
  《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军哥哥回来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 
  《彝族舞曲》 
  《赛马》 
  《江河水》 
  《牧民新歌》 
  《扬鞭催马送粮忙》 
  《苗岭的早晨》 
  《北京喜讯到边寨》 
  《山林》 
  《长城随想》 
  《Mong Dong》 
  《地平线》 
  《春之采》 
  《蜀道难》 
  《交响曲1997:天、地、人》 
  《后土》 
  《土楼回响》 
  参考文献 
 | 
                         
                                            | 
                  
                  
                      | 
                  
                  
                     | 
                  
                  
                    
                      
                        
                          | 
                              
  | 
                          精彩片断 | 
                         
                                            | 
                  
                  
                    | 
                       沈心王填词,学堂乐歌。 
  作家信息 
  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时期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上海人。1902年东渡日本求学,曾与曾志态在日本“江户(中国)留学生馆”创办“音乐讲习会”,并在馆内聘请日本音乐教育名师铃木米次郎向中国留学生讲授音乐。1903年回国,即投身音乐教育,在浙江、上海一带的高等学校中从事音乐课教学达25年之久。1904年开始编写学堂乐歌的教材,最初的音乐教材为《学校唱歌集》,曾出版《心工唱歌集》。他编写了180首学堂乐歌,被编成6集《学校唱歌集》和4集《国民唱歌集》。他为音乐的大众化和社会化以及新时期的模式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流传到现在的作品有《黄河》、《男儿第一志气高》、《革命军》、《赛船》等。 
  作品赏析 
  《男儿第一志气高》是一首简短的歌曲,曲式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都非常规整,均为8小节。 
  第一部分可视为上下两个乐句,每句4小节。歌曲定调为D调,音区恰好在人声的中音区,非常适合儿童歌唱。歌曲旋律主要采用五声音阶的级进,无大跳,音调特征十分符合儿童生理特点。定调到位,旋律上口,所以广泛流行。  
 | 
                  
                  
                      | 
                  
                  
                     | 
                  
                  
                    
                      
                        
                          | 
                              
  | 
                          书评 | 
                         
                                            | 
                  
                  
                    | 
                       | 
                  
                  
                      | 
                  
                  
                     | 
                  
                  
                    
                      
                        
                          | 
                              
  | 
                          其他 | 
                         
                                            | 
                  
                  
                    | 
                       序言 
  名歌名曲即著名的歌曲和乐曲,一般而言,是指大家耳熟能详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其表现形态多种多样:这些作品或在音乐史书上榜上有名,或在专门的作品集(包括CD、VCD、DVD、MTV等音像资料)中频频出现,或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劲爆放送。名歌名曲总是经常被人挂在嘴边,听在耳边,评论在生活里边。它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往往动态大于静态。因为它常常以“运动”的形态出现。 
  音乐作品同文学作品的产生和发展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专业人士的认可,更需要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作家本人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内在基础,而当时的社会发展则是一个外部因素,这两者构成了名作的两大基因;名作之所以有名,那就是这两者完美或相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家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水平,而刚好该时期的社会进程也非常需要这种创作,这就成功了。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这期间的作品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这些中国甚至是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令我们至今激动不已。但限于时间、目的及诸多原因,我们的研究不可能囊括古今,而只能把目光投向20世纪。然而,仅仅这一个世纪的作品,就足够我们引以为豪了。这些作品在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取得了相当大的业内影响和社会效应,为我们音乐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