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序言
本书是我近20年来关于逻辑教学的思考和实践的浓缩和总结。
关于逻辑教学如何改革,朝什么方向改革,我国逻辑学界的争论可谓大而久矣!学界同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建议、方案甚至具体教材,其中不乏比较纯粹或者比较极端的立场。在学术上,我是一个不那么容易随声附和的人。尽管我从来没有发表文章或讲演去实际地介入这场争论,但我一直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资料,进行思考。近20年来,我一直站在逻辑课的讲台上,讲过各种各样的逻辑课程。从教学对象上说,除研究生课程外,有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也有以自学高考生为对象的,近年则有以MBA考生为对象的。从内容上说,讲过传统形式逻辑,甚至是它的简化版本;讲过偏重传统形式逻辑的逻辑导论课程,以及偏向现代数理逻辑的逻辑导论课程;还有近年以MBA考生为对象、有点模仿国外批判性思维的逻辑课程。在这些教学过程中,使用过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逻辑教材。与此同时,我把目光投向国外,经常跑国家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近20年来持续跟踪国外(这里当然是指西方,主要是指英美)的逻辑教材走向及编写方法。我发现,国外逻辑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1)数理逻辑型,主要讲两个演算,即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这种逻辑教材在上世纪40—70年代较多,如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兼哲学家蒯因(W. O. Quine)的《逻辑方法》(1950),苏佩斯(Patrick Suppes)的《逻辑导论》(1957)以及柯比(Irving M. Copi)的《符号逻辑》(1957),但这种教材近来并不特别行时;(2)逻辑导论型,它注重给学生建构关于逻辑的一个整体轮廓,传达关于逻辑的某种观念,注重各种内容兼收并蓄,既有涉及符号逻辑的部分,也有非形式的部分,有时还讲一点逻辑技术背后的思想及其有关的哲学问题。这方面最成功的教材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柯比编写的《逻辑导论》,它至1953年出版以来,到2001年出了11版,被广泛使用达半个世纪之久,至今仍被列为热门首选;美国马里兰大学大学哲学系教授卡哈尼(Howard Kahane)编写的《逻辑与哲学》,它至1969年首版以来,迄今为止已出8版。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哲学系教授赫尔利(Patrick J. Hurley)编写的《简明逻辑导论》,迄今为止已出8版,有国外教授告诉我,这是目前卖得最好的逻辑教科书。(3)批判性思维型,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到现在为止接近占领国外逻辑教学的半壁江山(30—40%左右),在内容上它有意淡化技术性过强的部分,注重日常思维的具体实践的分析,特别是对日常思维中推理和论证的分析,十分注意逻辑对日常思维的有用性,其口号是“逻辑教学应该与生活相关,与人们的日常思维相关”。我还有机会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各呆了一年,也听了一些逻辑课程。所有这些教学实践,对国外文献的跟踪、搜索、研读,以及在国外大学的访问研究,都对我的逻辑教学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逐渐认为,逻辑教学应该达到如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在知识层面上,要讲清楚逻辑学的来龙去脉、目前状况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联,讲清楚最常用、最重要的一些推理、论证形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2)在能力层面上,要教会学生分辨有效的推理和无效的推理,以便他们正确地推理和论证,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3)在素质层面上,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理性精神,使他们能够使用清楚、明晰的概念,条分缕析、按部就班、层层递进式地思维。也就是说,逻辑学课程应该是对于理性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本好的教材,而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应通过它的体系架构和内容设置,帮助学生建构起一种正确的逻辑观念,以及逻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的大致的整体形象;(2)应通过它的重点内容设置,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最基本的逻辑技术和技巧;(3)应该使学生领悟到隐藏在逻辑技术背后、推动逻辑学发展与演变的那些思想和精神,防止学生把逻辑学视为一堆无关痛痒的雕虫小技的汇集;(4)要有好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它们不应该是课程或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做作业不应该是比照前面的知识填空或照猫画虎,而应该对学生的智力构成某种挑战;(5)作为教材,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太难,使得教师没法教、学生很难学,那并不表明编写者的水平很高,而只表明他或他们对内容、陈述方式做了不适当的选择和处理。教材当然不能太容易,太容易表示信息量不足,从而使教学成为多余。(6)教材的写作应该特别地清楚、严谨,文字应该清通可读,最好也做到有趣和美。为什么教材文字非得千人一面,而丝毫体现不出编写者的个人特点呢?在写作本书时,我把以上各项要求作为我的自觉追求,时时悬之于心,但究竟做得如何,只好交由使用本书的教师和学生去评判了。欢迎对本书的一切评论、批评和建议。如有可能,我将根据读者反馈和新的情况,及时对本教材做出修改,并适时推出新的版本。
本书的撰写受益于许多方面。首先受益于国内逻辑学界的有关讨论;其次受益于国外的有关逻辑教科书;再次受益于这些年来我在逻辑教学过程中所使用过和参考过的国内各种逻辑教科书及参考书;还受益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以及与我的讨论。从2000年起,我应全国MBA考试指导委员会邀请,撰写国内MBA逻辑考试辅导教材,使我介入到国内MBA逻辑考试之中,并由此对国外的GRE、GMAT、LSAT等逻辑考试也有所了解,这对本书的写作绝对产生了正面的影响。本书的练习题中就引入了此类考试中所用的多项选择题。撰写本书受益之处是如此之多,资料搜集的时间跨度是如此之长,以至难以确定究竟在哪一点上从哪本书或哪个人那里受益,这就涉及到文献出处的注释问题。例如,本书作为例证和习题会用到一些材料,但在很多时候,我难以确定它最早究竟出现在何处,谁是它的最早的收集人或首倡者,是全盘照引还是有我的修改和添加,是学术共同体集体智慧的结晶还是某个人的个人成果,于是我只好设定它们属于“公共知识”的范畴,并对所有对它们有所贡献的知名或不知名的同仁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是应邀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撰写的,但我希望它的使用者不限于哲学系,它实际上可以作为各种逻辑学课程的教材,包括文理各学科,只要根据课时需要或教学对象对本书内容稍作取舍,目录中以*号注明的那些节目可以略去不讲,各章最后一节“综合应用”是供读者自己阅读的,以便他们用活知识,课堂教学也可以略去。并且,那些真正想对逻辑有所了解和掌握的读者也可以从本书中获益。我个人相信,本书完全适合这些不同的需要和目的。本书约稿合同早在2000年初就已签署,但2001年初才开始动手,由于诸事缠身,断断续续写了近三分之一。2002年初,我作为受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国家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共同资助的CSCC Fellow,来到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系,与国际知名的逻辑学家兼哲学家苏珊·哈克(Susan Haack)合作研究一年,此行当然另有任务,我则利用这里比国内单纯和清净的环境,以及良好的办公条件(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及相应的办公设施),抽空将开了头的《逻辑学导论》一书写完。所以,我也应该对我的美国主人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当然,我还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并且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张利芳、杨宗元认真编辑此书,从而使它以现在的面貌问世。
本书的写作还得到“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陈 波
2002年10月5日
于美国迈阿密大学
第二版序言
本书自2003年1月出版以来,我本人把它用作北京大学全校通选课“逻辑导论”的教材,连续使用四次,使用人数约600人。同学们对这部教材予以热情肯定,认为它非常清楚明白,即使自学也能够看懂;文字也比较有趣;思考题和练习题比较好,等等。也有一些其他学校的教师使用此教材,他们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对这部教材大加肯定,认为无论从研究角度还是从教学角度看,都非常有特色,有深度,在同类著作中属上乘之作。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晓明教授还发表一篇公开书评,归纳、总结出本书的六大“亮点”,认为它引领了新的潮流。[1] 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觉得,本书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偏难,因此呼吁要有一本与此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导书,特别是习题解答;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本书有若干值得修改之处。经与人大出版社协商,决定对本教材进行修订,出第二版,同时出版与第二版配套的教学辅导书。这也算兑现了我在第一版序言中所做出的承诺:“如有可能,我将根据读者反馈和新的情况,及时对本教材做出修改,并适时推出新的版本。”
第二版只对第一版做了小幅修订,主要包括:
(1)订正了在第一版中出现的一些笔误和印刷错误;
(2)对第一版的小部分内容做了一些删减、增补;
(3)对第一版的某些文字做了重新处理,使其更为准确和流畅;
(4)更换了第一版各章后面的一小部分练习题;
(5)全书末尾新增了100道综合练习题;
(6)根据学生要求,列出了“推荐阅读书目”,作为本课程的延伸读物;
(7)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另出版一本与本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导书。
(8)相应地,教材各章后面的“本章提要”删去,扩充为教学辅导书中的“本章要点”。
我知道,即使我认真予以修改,本书的第二版可能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之处甚至错误,我也将一如既往地欢迎使用本书的学生和教师指出本书的缺点和不足,如有必要,我将适时做出新的修改。
陈 波
2005年2月12日
于京郊博雅西园
--------------------------------------------------------------------------------
[1] 任晓明:《生活世界的逻辑可能吗?——从陈波的<逻辑学导论>谈起》,《社会学家茶座》2004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