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中心

略论《犹太哲学史》的创作原理

2008年10月30日

提起犹太这个词,大多数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古老的希伯来圣经和一神教信仰、 “世界商人”的美誉和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大师、历史上的排犹主义乃至当代的巴以冲突,却很少想到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的犹太哲学,更难想到这种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有何借鉴意义。然而,山东大学傅有德教授新近推出的巨著《犹太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月)却足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这一看法。

该书分上下卷,共三编十九章,洋洋洒洒六十七万余言。其中既有客观的识见,又有微观的功夫,且对犹太哲学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理论均做了多方面与多层次的考察。纵观全书的编排结构和写作风格,我们可以做出以下三点评价。

 

一、创榛辟莽的历史考察

 

过去,在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一些西学背景较强的学者)的眼里,尽管希伯来和希腊并称为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但西方哲学却像胡塞尔(Edmund Husserl)所宣称的那样“说希腊语”而非说希伯来语。因为在历史上虽然也曾出现过一些具有犹太血统的著名哲学家,如中国人所熟知的斯宾诺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等等,可这些人对犹太民族和犹太身份的主要标志——犹太教却缺少认同和信奉,故而不能算作严格意义的“犹太哲学家”或“犹太教哲学家”。而傅有德教授的《犹太哲学史》作为第一部系统阐释犹太哲学的基本定义、发展阶段、主要倾向及其代表人物的汉语作品,其论证之绵密、气度之卓然、功力之深厚,不仅让读者真切地领悟到诸多犹太哲学家的风格各异的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思想,而且可以使他们对犹太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内在价值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

为了完成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工程,该书的主要作者和编者傅有德教授召集了来自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十余名专家,在教育部社科项目“犹太哲学研究”(古代、中世纪部分)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犹太哲学研究”的资助下,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985”二期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资助计划的支持下,耗费十年19992008年)心血进行了认真的爬梳和反复的修改(第785页)。这还不包括该书的前身——《现代犹太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的写作和编辑时间。

 

二、发隐究元的研究径路

   

    傅有德教授认为,哲学史研究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解释的客观性”;他认为,尽管达到这种客观性的程度会由于解释的历史性和解释者本人的前见的影响而有所差别,但哲学史研究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千方百计地客观认识和阐述历史上的哲学。因此,《犹太哲学史》没有把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犹太哲学家的思想仅仅当作可供利用或可资借鉴的材料,而总是“力求客观地把握并清楚地阐述历史上犹太哲学家的观点、原理和体系”(16页)。在《犹太哲学史》中,这种解释的客观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该书没有像过去的一些哲学史著作那样,从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先入为主的个人前见出发,把历代犹太哲学家的思想一概当作唯心主义的糟粕或者精神鸦片之类的东西而加以简单批判,而是紧紧围绕犹太哲学的根本特点——理性和信仰的结合,展示了犹太哲学家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维护犹太教信仰和习俗的历史。与此同时,它又没有急于在这些犹太哲学家的思想之间做出孰优孰劣的判断,而是把判断权留给了读者。

其次,该书也没有像当代的许多哲学史著作那样,为了强调某个哲学传统或体系的“连续性”而想当然地夸大其在后世哲学中的传承和影响,而是大胆承认了犹太哲学之异于其他哲学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横向的接受和继承。在该书中,读者将体悟到:与基督教哲学、伊斯兰教哲学乃至一般意义上的西方哲学相比,犹太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往往不是源自犹太教和犹太文化本身,而是主要得益于异质的非犹太文化和哲学的影响。

 

三、钩稽贯串的逻辑结构

 

作为国内第一部犹太哲学通史,该书区别于其他断代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内容的全面性。它详细阐释了犹太哲学的缘起以及各个时代的诸多犹太哲学体系,基本上涵盖了从圣经时代直到20世纪末的全部犹太经典和重要人物的哲学思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犹太民族具有一个绵延不绝的宗教传统,犹太文化也是保存最好且从未间断过的文化之一,但是在长期处于“散居”状态的犹太人中发展起来的犹太哲学却不像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那样具有连续不断的发展史,而是由于各种异质的非犹太文化和哲学的横向影响而表现出一种间断性的特征,以至在历史上曾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较长时期的“犹太哲学的缺席”。而对于一部像《犹太哲学史》这样的大型哲学通史的编写者来说,犹太哲学发展的这种间断性无疑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难题。

为克服这一难题,傅有德教授在该书的编排上颇费了一番功夫。一方面,他并没有刻意回避或改变犹太哲学发展的间断性这一事实,而是简明扼要地在每一编的导言中介绍了各个时代的犹太哲学的发展背景,以便使两段历史之间的过渡显得比较自然,避免给人过分突兀的感觉。另一方面,他又敏锐地注意到,各个时代的犹太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既有其特殊性,也有其明显的共同性,因而在具体阐释这些犹太哲学家的思想时,他和他的同事们总是尽可能地从犹太哲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上帝的存在、上帝与世界、灵魂与肉体、上帝的公正与恶的存在、启示和预言等)入手,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相对集中的论述。

在该书的第一编(古代犹太哲学)中,作者系统阐释了犹太根本大典《塔纳赫》(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中的哲学思想和犹太哲学的开创者斐洛的生平著述。在第二编(中世纪犹太哲学)中,作者紧紧围绕中世纪犹太哲学家所关注的上帝论、灵魂论、善恶论等几个核心问题,依次分析了萨阿底、以色列里、哈列维、迈蒙尼德、本格森、克莱斯卡等代表人物对中世纪犹太教所遭遇的四大挑战(卡拉派对拉比犹太教的挑战、伊斯兰教对犹太教的启示和律法的挑战、袄教和摩尼教对一神教的条件,尤其是希腊哲学和科学对犹太人的宗教世界观的挑战)做出的种种回应。在第三编(现代犹太哲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现代犹太哲学的先驱门德尔松等人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犹太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时期提出的哲学思想,接着又进一步揭示了现代犹太哲学家科恩、罗森茨维格、布伯、拜克、海舍尔、莱维纳斯等人在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存在主义等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发生的思想嬗变。

   总的来看,《犹太哲学史》在内容和结构的编排上既尊重了不同时代的犹太哲学家及其思想体系的特殊性,又没有忽视这些哲学家和这些思想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且对它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加以了相对集中的阐释。在这方面,颇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第三编或许是个例外,因为该编所探讨的现代犹太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而导致其所关注的问题也相对分散。相应地,第三编中的阐释也不像前两编那样集中。不过这也从侧面再次证实了该书中的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上一篇:在耶路撒冷与雅典之间:宗教哲学之路

下一篇:希腊和希伯来之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