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在京…

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打造…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一行到人…

我社三种图书和一种音像制品获…

我社官方微信公众号入选首届“…

“新编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我校教师吴静钰出征里约奥运会…

《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入…

我社3种出版物入选《2016年农…

人大社与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在京…

“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

人大社:强化主题出版的品牌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系列…

我社与加拿大第八街出版公司举…

中国法律文化走出去——王利明…

我社3本图书入选十大“中国特…

我社4个项目入选“‘十三五’…

“穿越爱琴海——文史哲学者共…

我社3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

人大社17年9月新书快递11-《给校长的建议》(修订版)

2017年09月20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7/9/人大社17年9月新书快递11-《给校长的建议》(修订版).doc

 

书名:给校长的建议(修订版)
作者:郑 杰  著
ISBN:978-7-300-24724-3 
定价:39.80元
开本:16开                                     
页数:224页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校管理专家、咨询师郑杰关于学校管理的系统思考。全书从如何进入校长角色、如何形成领导风格、如何控制职业风险、如何面对工作压力、如何提高决策能力、如何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方面给校长提供了41条建议。这些建议以作者自身经历和丰富的咨询案例为基础,既有案例支撑又有理论指导,中肯而务实。这是一部难得的中小学校长工作指导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校管理专家、咨询师郑杰力作。为帮助校长们切实解决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棘手问题,作者提出了41条非常专业且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涵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进入校长角色、如何增强个人影响力、如何形成领导风格、如何控制职业风险、如何面对工作压力、如何提高决策能力、如何创造性解决问题……高度凝练了作者自身成功进行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及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咨询和培训工作的心得体会。每一条建议都是经验之谈,都紧跟现实,中肯而实用。
本书既适合学校管理者研读,也可作为中小学校长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郑杰,全国知名校长,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咨询和培训工作。因坚持理性精神、民间立场和人性化表述,在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著有《学校的秘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修订版)《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首席教师》等专著。

卖点:
•著名学校管理专家、咨询师郑杰力作。观点新锐而独特,建议中肯而务实。
•中小学校长培训用书。这些建议针对校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棘手问题,涵盖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作者也是全国知名校长,这些建议以作者自身经历和丰富的咨询案例为基础。
•全新修订版,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指导性。

上架建议:
教育理论•学校管理

读者对象:
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

目录:
第一条   为当好校长找到良好的理由( 代序)
第二条   增强自己的个人影响力
第三条   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公众人物
第四条   回到常识才能应对自如
第五条   知人知面又知心
第六条   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家
第七条   发展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第八条   形成固定的领导风格
第九条   树立起个人权威
第十条   稳固自己的领导地位
第十一条   控制职业风险, 把住道德底线
第十二条   校长也要有时尚感
第十三条   让自己的内心富足
第十四条   给出一套完整的解释性框架
第十五条   培养自己教育之外的功夫
第十六条   充分尊重本土的知识与学问
第十七条   驾驭时间, 从容淡定
第十八条   笑对压力和烦恼
第十九条   理性分析校情
第二十条   为学校发展指明方向
第二十一条   打造独具特色的课程产品
第二十二条   尊重教师的教学经验
第二十三条   将学生的学习作为关注的焦点
第二十四条   欣赏多样性和差异性
第二十五条   给德育工作减负
第二十六条   对看不见的课程和教育保持敏感
第二十七条   补一补管理的原理课
第二十八条   提高决策能力,做好发展规划
第二十九条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第三十条     提高效能,降低耗损
第三十一条   合理分工,提高学校有机体健康水平
第三十二条   适度分权,让学校充满活力
第三十三条   消除职业倦怠,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第三十四条   以标准化的方式将各个部分协调起来
第三十五条   制度建设应优先考虑评价性制度
第三十六条   提高制度执行力,关键在于做好沟通
第三十七条   有效化解人际冲突
第三十八条   运用谈判技术,保护学校利益
第三十九条   创造性解决问题
第四十条     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手段
第四十一条   给予教师强有力的专业指导

精彩书摘:
第一条
为当好校长找到良好的理由(代序)
我一直想写一整套提“建议”的书,给教师,给学校中层管理者,也给校长。我从 2006 年开始从事教育培训与咨询工作,走过很多中小学校,倾听过许多校长和教师的诉说,给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一个个陌生的地方,我遇到一群群需要帮助的人,我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他们。
十多年来,我颇受人们欢迎,是因为我在给出建议时一如既往的真诚,我告诉他们,也许照我的建议去做最终没有什么效果,可我一定是认真的。我总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认真思考问题, 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为对方排忧解难,努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我认为自己正在从事着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备感骄傲。
给学校工作中的不同角色提出书面建议,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十多年来, 我已出版《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修订版)《学校的秘密》《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首席教师》和《给校长的建议》(2010年版)等。其中难度最大的无疑就是给校长们提建议了,那是因为校长们的生存状态很不理想,而以我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却很难回应他们的困惑与问题,这促使我努力地去做更有效的思考。201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给校长的建议》一书,这本书虽获得一些好评,但我还是不太满意,尤其是一些建议在今天看来未必有足够的说服力。更何况这七年来,教育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而校长们的手脚似乎被捆得更紧了,他们显然需要更坚实的理由和更全面的能力才能坚守他们的信念与岗位。这触发了我修订这本书的念头。
我认为现在当校长比我们那个年代当校长需要更多理由。我之所以认为校长们的处境不佳,主要是因为他们虽然是一校之长,是“法人代表”,可他们的权力是不充分的,他们被要求承担更大的责任,却大多无权决定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也很难决定学校的重大事务。
从理论上说,在校长负责制下,校长的权力是法律规定的,也是不可侵犯和剥夺的,但事实并不如此简单。在我的《从校长到幕僚——学校发展咨询手记》一书中,我曾写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其他事业的发展,这势必导致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教育与政治是两个社会子系统,从理论上说,教育与政治是各自独立的,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各自内在规律不尽相同,虽不至于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但保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有时甚至发生冲突和争斗,这都是健康的表现。而在我国,教育一向缺乏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校长被赋予的权力是极其有限的。当然也会有例外,校长本人较高的资质和知名度会使其产生较大的个人影响力,而校长的个人影响力显然是上级部门赋权的一个依据,那些享誉全国的知名校长会被赋予更大的权限。一些校长的威望高,权力稳固,而另一些校长则显得势单力薄,后者显然是占绝大多数的。
我非常理解校长们的处境。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们应手中有权,如果权力不充分,学校成了各个权力部门的婢女,校长成了上级的传声筒,学校就会不好办,校长就会不那么好当。与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校长,要越来越接受一个现实:无论你想做什么新事,想在专业领域内做出什么改变,可能马上就会有一些力量来阻挠你、消解你; 你越是试图改变,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可能就会越大,而你头破血流的时候,甚至搞不清楚打你的是谁。
校长的权力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力量所制约。
一些上级领导喜欢揽权,喜欢发号施令,喜欢直接指挥,而你肯定得罪不起;在一个教育整体上挨骂的时代,你不能得罪那些蛮不讲理的家长;在一个学术腐败相当严重的年代里,你不能得罪所谓的专家;在一个言论平台有限的年代里,你不能得罪媒体。
在学校内部,一些人习惯性地怀疑,怀疑你的一切动机是出自个人私利,是为了在你自己脸上贴金。你也不能得罪教师,越是“刁民”你就越不可以得罪。你身边的人会常常提醒你:“校长啊,这年头,别折腾大家了,何必那么辛苦!”
每天,只要踏进校门,你可能就会陷入困境,你心中的宏伟理想渐渐地消逝,你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消磨你的信心、勇气和志向。你会发现自己才是最需要被拯救的人,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如此平庸和低俗:你可以对着上司做出谄媚的笑脸,对着你厌恶的而又奈何不了的下属做出谄媚的笑脸,对着社区里蛮不讲理的大妈做出谄媚的笑脸,对着“胡闹”的家长做出谄媚的笑脸。
有时候,校长只能将自己的委屈安放在内心深处,没有人会在意和倾听你的诉说。 你的领导不会听,他们可能会冷冷地抛下一句话来打发你:“我比你难多了!”你的下属不会听,他们可能认为你校长当得美滋滋的,他们才不会听你诉说委屈。如果你的事业心强,想要有所改变,他们也许会将你当成他们一切苦难的根源,随着公权力的“公信力”整体下降,即使你根本不是个什么官,可你也随之毫无悬念地不被人信任。
真的,你不必在人前诉说苦难,否则你会被认为太矫情和虚假;真的,没有多少人会把你这个校长当回事的。你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复杂局面下应对一切可能的挫败,甚至不幸。校长们——这群微不足道的普通人是无法改变时局的。我们确实无法改变这一切,人改变自身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去改变世界。我们能做的,似乎只有去承受了。
可是,仅仅是承受,又太消极。我认为积极的做法应该是,校长在自己的权力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设法稳固有限的权力。只要有一点点儿空间,就要去做“扩权”的努力。如果我能帮到依然执着于校长岗位并梦想着能有所作为的校长们的忙的话,我认为没有比帮助他们“扩权”更有意义的了,而他们实际上未受过这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于是,我将这本书定位于帮助校长掌权的书,以弥补他们受训经验之不足。
据我的观察,校长的权力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隐性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作为。
总结下来,以下因素可能与校长的权力大小有关:与个人资历相关,校长个人资历厚实,则威权大,反之则小;与个人的成长背景相关,那些在本校“土生土长”的校长可能处在不利地位,从其他单位“空降”来的校长则较为有利;在教师的平均年龄小、女教师占绝大多数的学校,校长的权力可能大些,反之则小些;与年龄相关,如果校长的年龄低于本校教职员工平均年龄,尤其是低于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年龄,则年龄越小权力可能越小;与前任校长的去留相关,如果前任校长退休后留在本校从事顾问工作, 或校长转任书记之职,则校长权力可能受制约;书记、校长“双肩挑”的权力较大,反之则较小;如果你本人还兼任教育局的职位,或任职人大、政协,则权力大些。
除此以外,你的权力大小显然还与你的能力高度相关。一些校长个人能力不够,或存在明显的性格缺陷,则权力一定会被自己削弱。
所以,我在书中要和校长们探讨如何才能胜任校长工作、如何才能牢牢掌控和扩充你的权力。我只想成为校长们的朋友。作为十多年前离开校长岗位的“前辈”,我对今天校长们的处境感同身受,我希望这本书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谋权力、谋幸福的。 假如校长们首先能在更大程度上掌控权力,那么他们的处境也许会得到些许改善。
最后,在你打算读这本书之前,你必须为继续当校长找到自己的理由,而且是一些“大理由”。
以下这些只是“小理由”:当上了校长,虽不能光宗耀祖,毕竟至少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有所交代;毕竟在人前,校长略显人模人样些;毕竟,人都有权力欲,即使到退休时与别人一样两手空空,可在位时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若干人的命运;毕竟,当校长时间长了,在业务方面的武功几乎全废,简直不知该如何谋食;等等。
这些“小理由”丝毫不能帮助你解除困境。如果你心中的那些“小”念头堆积得很多,你便开始不自由,你从此就会过上谨小慎微的“小日子”。 而在这“小日子”里,你将渐渐消灭自己,让自己终于躺下去,成为一个乏味的“标本”。
你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你曾经伟岸的身躯变得猥琐、不堪入目;你再也不能深呼吸了,你休想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你的人格和良知也将荡然无存。在一些需要你, 也只有你能去理直气壮地面对的时候,你彻底地为难了;在需要你,也只有你能去干预和痛斥某些教师的不当行为的时候,你为难了;在需要你,也只有你能去申述和驳斥某些不公正的政策与决策时,你为难了;在需要你,也只有你能知晓并揭露内幕的时候,你又为难了。
我担心你,以及所有读到我这本书的校长们,当你面对司空见惯的一切,一切龌龊、 虚伪、功利、矫饰不再感觉为难,你两手一摊低眉顺目、归于平静甚至同流合污的时候, 你可能成了一个麻木的人。这时,你的悲哀就不仅仅是你个人的悲哀了!你成了这个世界的又一个残酷的推手。
所以,我给校长们的第一条建议就是:“为当好校长找到良好的理由。”我们只有找到“大理由”才能承受“苦难”,而所有的“大理由”都不是任何别的什么人的理由,更不是什么大人物给你的理由,所有理由都是要由你自己寻找得来的。
当你拥有了“大理由”时,你就会变得勇敢。在一些为难的事面前,你需要拿出勇气来说“不”,这样你才能脱离苦难。是什么虢夺了你的勇气?是你心里面的那个隐藏着的“小”。消灭了那些小小的欲念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坚强。
你需要培植自己的能力来对这个世界说“不”,你说“不”的能力来自你的经验、 学识和良知,正是经验、学识和良知让你赢得更广泛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学识和良知总能创造需要,创造出大众对你的需要。如果你是一座灯塔,那黑暗中一座始终孤独而坚强地屹立着、闪着光的灯塔,当你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时,你完全有资格说“不”!
你完全不必为说“不”而说“不”,你是为真理而说“不”的,因为你是理性的。你更不必如我那般地选择离开校长岗位,因为离开和坚守需要同样的勇气,你是为着眷恋而说“不”的,无论深陷其中还是毅然出走,都代表着眷恋。我深深地怀疑那些永远说“是”的人,他们真爱教育吗?
读到这里,请合上书细细打量一下自己,然后回答这样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问题:“我为继续当校长找到‘大理由’了吗?”
如果没有,那么“学校难办、校长难当”之痛将不断地吞噬你的灵魂,让你得不到安宁;如果找到了良好的“大理由”,那么你可以接着读第二、第三、第四条建议。
你会发现,我的这些建议是专为勇敢者、理性者和对教育充满真正眷恋的人写的。
你准备好了吗,我的朋友?
 
第四条
回到常识才能应对自如
校长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社会角色,要出色地扮演这个角色是需要花费不少功夫的。 我甚至认为,一个人要是能当好校长,那么其他领导和管理岗位基本上都难不倒他了。 校长工作的难度主要在于,既需要知识作为支撑,需要足够的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 更需要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校长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这样他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掌握“平衡”之道。在这方面,书本上的那些管理理论几乎是无用的,校长的管理工作需要科学,但是一个好校长的成功靠的却是艺术。
那些没有在学校待过,没有在学校管理岗位上干过的人,即使掌握了一大堆理论, 即使满腹经纶,即使可以振振有词地给校长们讲课,可他们一定是无法胜任校长工作的。 那些理论上完全可以做和必须做的事,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和必须做?对此我深表怀疑。 一个好校长,是一个对环境有着超凡的感知能力的人,尤其要对本地的人情世故有着深切的体会。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不是在理论指导下去行动的,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可能只是直觉。
很多时候是直觉让校长做出正确的判断。什么是直觉?直觉是基于你的阅历、知识和本能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靠直觉在管理和平衡一所学校的。学校的具体问题大多需要校长迅捷而准确地做出反应。如果校长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 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不能迅速识别、敏锐而深入洞察,并从本质上理解和做出整体判断,他会非常失败。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校长的理论水平很高可直觉能力低下,他常常会判断失误,而判断失误是很可怕的事。那些自以为是的和认死理的校长,他们越是照着书本上的理论和上级文件的条款发号施令,就越容易成为学校里的孤家寡人,成为令教师耻笑的不可理喻的人,不可理喻的人其实就是缺乏常识的人。比如说,你要是相信传统的师德教育有效,那就是缺乏常识,甚至你认为以前的师德教育曾经有效,你都是一个缺乏常识的人,真正有效的师德教育是什么以及怎么做,恐怕不是照理论上和文件上的要求办就可以的。任何对人性把握的错误,都会导致工作失效,传统师德教育的失效就是因为对人性的认识存在偏差。
学校的正常运行是由常识来指导的,比如,那些普通的人情世故就属于常识,人情世故是学校里人与人交往和一起做事的常识。究竟横亘在某些夸夸其谈却不着边际的理论家面前的障碍是什么?我认为无非就是人情世故方面的常识。那些书呆子们关在书斋里一辈子也无法理解的人情世故,在中国式学校里,却演绎得如此微妙和精到!
什么是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很少出现在教科书上,多半直接来源于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尤其来源于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人情世故是多少年来人们交往中挫败和教训的总和。
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显然能够对人或事做出正确的和符合常识的判断。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能有效地降低与别人相处时的紧张度,让“政令”更为畅通。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在交往时总能让其他人感到愉悦,于是,人们更愿意服从他、追随他。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批评我太庸俗了,人情世故是多么俗套的一个词!可是,我不那么认为。既然你当了校长,就算是入了“俗界”的人,你每天都在与各色人等打交道, 你哪里能够免俗?当校长的人,就该食人间烟火。
在我的字典里,“人情世故”不是一个贬义词,“ 处世圆滑”“八面玲珑”之类的另几个词才是贬义词,为我所不齿。巴尔扎克曾说,世界上没有原则,只有世故,没有法律,只有时势,高明的人同世故跟时事打成一片,任意支配。一向疾恶如仇的鲁迅先生也说,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我认为,一些成为常识的人情世故是校长们必须学会的。
比如,出席宴会就非常需要懂得人情世故。出席别人设的宴,在上桌的时候你是否尊重主人的安排,你是不是傻乎乎地“率先入席”了?你是不是赴别人的宴会却不停地埋怨食物不可口?你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喝酒,就连茶也不敬一口了?如果你这么做了,那你就不是那么谙于人情世故了。如果轮到你设宴,你请别人来赴宴,你能不能主动点菜呢?你点菜前是否会询问大家的喜好呢?如果你觉得点菜很麻烦,那你平时是不是已研究过当地的饭店和饭店的菜单,已积累起足够的点菜经验?当你对客人们说“我不懂吃什么”的时候,你还希望赢得大家的尊重?
比如,夸奖他人时也要懂得人情世故。你要尽量当众夸奖你的同事和下属,甚至同事和下属的孩子你也要关注、夸奖;即使那个人是你的领导,你也要适时地夸奖他的长处。每个人都需要赞美,你不要吝啬对周围人的赞美之词。你可以当众夸奖其他人,却又不能当众赞美领导,否则你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比如,你不能评论你的前任,尤其不可以给你的前任以“恶评”。在你当众汇报学校成绩的时候,绝不可以为了突出自己的功劳而诋毁你的前任,否则你就是不谙世故。 当你的下属在评论你的前任时,你不能鼓励他们这么做,最好你能找个借口离开了事, 否则你就是不懂人情世故。不单是对前任领导,即使是对下属,平时也不要议论他们的人格、个性、个人生活习惯与家庭教养,否则即使你说得都对,也会被人忌恨。
比如,你和你的下属刚好在一间办公室,他们正好有客人来访,你要表示出热情, 并主动倒水,这会让同事们感觉很有面子,也会让客人觉得你的下属在学校很有威望。
比如,上级安排工作检查,即使仅仅是检查图书馆工作,你也不能借故说自己忙而置之不理,你哪怕只露一下脸都是对下属极大的鼓舞。
比如,你在进入课堂随堂听课前要记得与授课教师打个招呼,这样你才能让人感觉安全,这样做你会更是个正人君子。平时,你巡视教学楼,进入教师的办公室前不要忘记敲门。你想与哪个教师交谈工作,最好预约一下。你务必不要随意动别人的电脑,也不可随便翻看别人的笔记本,包括你有权查阅的教师备课本和听课本。
比如,虽然你早知道该怎么做,你还是要特意询问一下你的相关下属,即使在你看来他在这方面完全不如你。你带着一个普通教师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会和学习,也请务必主动把他们介绍给别人,而不要让他们感到孤单和冷场。
比如,你要常常带着“ 职业微笑”。在我看来,任何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都需要微笑,即使法官也需要微笑。越是新来的教师,越是在学校地位不高的人,哪怕他是外聘的清洁工,见到他们时,请你向他们微笑。那些内向的、平时不被人注意的,甚至有点儿自卑的教职员工,即使你不那么喜欢他们,也请你由衷地报以“职业微笑”。
比如,批评一项工作没有做好时,你最好能提出解决方案。在批评一名教师时,即使他的错误很严重,你也不要忘记肯定他的长处。如果你在批评他人时能多些幽默感, 你的善意就会凸显出来,而负面效果往往就会少些。
比如,尽量先为别人做点儿什么,而不是要别人先为自己做事。你必须使人“负你”, 而不是你“负人”,这样,你才能在与人交往时赢得“债权”。你必须知道,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别人对他负有的社会债务感的总和。
比如,在与人谈话时,你不要老是举出你家里的例子,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地位、祖宗、子女、家里的财产,这会让你显得很不自信。
我不再“比如”下去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这些常识和细节,我们就会用真正的行动去改变自身,从而改变周围的氛围,舒适的环境更适合工作和生活。如果不把人情世故当一回事,不愿意投入精力去时时关注那些细节,久而久之,你可能就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狐疑:为什么在工作中总有磕磕绊绊?虽然什么都做对了,可为什么身边的人都不那么心悦诚服?这时,你就该好好反省自己在人情世故上是否花足了心思。
《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世间人情,无论友情、亲情还是同事之情,都要好好去经营。因此,所谓的“人情世故”便是一种重要的智慧。一旦拥有了这种智慧,你就会有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正是好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 并最终将智慧融入你的生活,构成你生活的重要部分。
千万不要轻易排斥人情世故,千万不要以为人情世故是一种负担。我非常同意心理学家威廉 • 舒茨的观点,他说,要过成功快乐的人生,就要懂得过现实的生活。
因为你懂得人情世故,你在精神生活上也就更能享有爱和情谊。反之,你不通人性, 不给别人回旋的机会,这样只会把学校人际关系弄得无比僵化,只会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敌对情绪,到头来那些纷扰痛苦都将落在你的身上。
可是,如果你缺乏对他人和环境的觉察能力,你不能洞悉别人的立场、顾忌和心理, 你就永远也无法学会人情世故,那如何洞察他人的内心呢?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人大芸窗职教学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6085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