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兰州晨报》:故乡是生地,亦是死地

2014年09月16日

 

 

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吴昕孺

 

杨献平的《生死故乡》让我眼睛一亮,他撇开单一的抒情、刻意的哲思以及照相式的摹写,而是融诗意、哲理与原生态于一炉,尤其是,他用“不是纪实,也不是虚构”的现代写法,彰显出独树一帜的写作气象。

 

和很多优秀作家一样,《生死故乡》写的是“南太行”一地、方圆不过数十里地的事情。从内容来说,杨献平奉献的完全是原生态的大餐。但杨献平并不满足于做一名记录者,他是一名作家,他用自己杰出的语言才能叙述着南太行乡下一个又一个中国农民和家庭的故事:张二蛋、张和林、刘建国、黑老三、杨喜花、慕月明、王建才、白莲花、付二妮、赵彩妮、慕向中、老松妮……各种各类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无不淹没在中国北方农村异曲而同工的兄弟分家、姑嫂勃谿、夫妻反目、婆媳争风、邻里生仇、亲友结怨这样的家长里短之中。

 

不唯北方,中国的南北方除了自然风物、饮食习惯差异较大之外,无论都市还是乡村,他们的命运线、情感线、健康线、事业线等,大致是相同的,他们似乎被同一只手掌控制着,在那凌乱而密集的纹路中苦苦挣扎,找不到出路。所以,献平写的北方农村,让我这位从南方乡下走出来的孩子,也是那么熟悉,仿佛那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叔嫂姨舅和乡亲们。

 

时下乡土文学非常热闹,要从无数字纸间脱颖而出,非有独特风神莫能办也。窃以为,《生死故乡》这部书最为迷人之处在于它的叙述方式。献平用一种华美而朴素的语言,通过自己的镜头剪辑与结构组合,不动声色地深入到中国北方农村最为隐秘的情感角落。他摒弃一切矫情,唯独留下了真;他开除一切伪饰,唯独留下了美。因为对那片土地的热爱,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慈悲和善意,但他不以佛自居。他反感抒情,更痛恨励志。他以自己的深切感受,真实地呈现着南太行的生死歌哭,书写着北方农村的世俗生存史。

  

比如他写《后事》,一个乡村妇女四姨妈莫明其妙被杀,杨献平没有围绕杀人案件做文章,对于事件本身,他只写他知道的,只写大家都知道的,其他的不做任何猜测,他把笔墨花在侄子慕月明对四姨妈的暗恋上,整个文章便显得摇曳生姿,又极为真实。还有那篇让人满口噙香的《南山记》,把一个少年的心事写得有声有色,但作者执笔又是那般冷静,仿佛那些事完全与他无关似的,一读下来,我几乎可以断定,那个慕向中的故事,其实也是献平自己的故事。其实,在每个少年心中,都存着一个《南山记》那样的故事。

 

杨献平在《生死故乡》中有大量的留白,有些是他有意留下的,有些是他不得不留的——一部二十来万字的书远远参不透故乡的生死,该继续的还在继续,该了断的远未了断。但书写故乡,难道不是每一位作家的宿命吗?

 

生死故乡,故乡是生地,亦是死地。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