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南方都市报》:一种亚文化的自我沉溺与没落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孙山

  关于青年亚文化研究,英国伯明翰学派开启了一种影响力极大的范式———“阶级”的视域后来被上世纪末美国盛行的后现代文化研究“憎恨学派”(布鲁姆嘲讽性的命名)扩展到“性别—种族—阶级”,而“风格化抵抗”则一直以来都是亚文化研究的重点。“风格化抵抗”概念出自伯明翰学派创始人之一斯图亚特。霍尔的学生迪克。赫伯迪格的著作《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他认为亚文化并不是直接跟主流文化对抗,而是通过音乐、服饰、语言、行为等一系列符号来与之周旋,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单纯的抵抗与反击,而是陷入抵抗、收编、反收编的循环之中。

  近年在中国出现的小清新这一青年亚文化,几乎没有“阶级”性可言———由张柠主编、他几个博士生执笔的《小清新:文艺与生活》(下为《小清新》)对此也是一字不提,仅仅说到小清新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公司白领这一人群中。张柠对青年亚文化持后亚文化的看法,他认为中国80年代中期之前只有理想青年与问题青年,在社会二元对立模式思维逐渐消解之后,各种类型的亚文化才顺势而生。其实,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80年代初的朦胧诗派、星星美术展都可以看作青年亚文化。他所梳理出来的当代青年亚文化“谱系”———从愤青、小资到小清新,同样也忽略了文化现场的复杂与暧昧不清。从流行歌曲、摇滚乐、漫画迷、涂鸦、追星族到小资、愤青、同性恋、粉丝文化、网络亚文化、快闪族、屌丝、杀马特……无一不属于青年亚文化。这样看来,小清新并不能从时序来区分,不过它跟小资确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资对物质符号的迷恋,在小清新那里被认为粗俗不堪,他们转向关注物质所呈现的风格以及质地———尽管不缺少情怀,但还是没有摆脱“物”的控制。不管小资还是小清新,在构建自我的过程中,物质一直都伴随其左右。但是,小清新更为重要的特征是通过生产、主要是消费某一风格的文艺作品来完成自我认同,《小清新》一书也正是通过对文学、电影、音乐、绘画四种形态的文艺进行考察,来展现其文化特质。

  “小清新文艺作品的特点可以总结为:没有情节,只有细节;没有情感,只有情愫;没有全景,只有碎片”,张柠这段简单扼要的话成为全书的纲领。具体到书中各章的写作,则是采用这样的模式:先是追溯其美学源头,然后再分析其美学风格,虽然中规中矩,但略显单调。其实,对一种文化风格的理解,不一定非要去追溯并不确凿的美学渊源不可———比如,为情绪化、碎片化的文字找来中国文学的“有情”传统,为梦境般的画面找来西方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等绘画流派,怎么看都觉得牵强。

  说到美学风格,可能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小清新文学中的“银镯体”和“四十五度角的姿势仰望天空”了。《小清新》第二章的作者行超一方面对这种大量复制式文字表示不满,另一方面说,“小清新作家却能时刻保持自己对诗性语言的偏爱,以他们的诗性的语言来对抗日常化、庸俗化的口语化文本语言”,显然是有意要反驳网上对“银镯体”的各种恶搞和嘲讽。然而,不管对诗性语言如何理解,形容词的堆积和古文言的任意填塞,真的说不上是语言的锤炼。另外,拿口语化文本语言作为靶子来攻击,可能有现代文学史无知之嫌。至于,把大量无主语句法与句号看作文学“陌生化”,显然夸大了小清新文学的意义。通篇句号的文字,比之中国当代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无标调符号心理叙述的模仿,更像是行为艺术。与其说是“叙事的暧昧性与模糊性”,不如说是作家对叙事的乏力。相比于行超对文本细读的偏好,第三章的作者张萌萌则是把视域扩张到全球不同地区的小清新电影,横向对比了欧美、日本、台湾、中国大陆各自的表现风格,贡献了全书最为出彩的篇章。

  关于上述的四种文艺形式,小清新文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原因不在于其文学品质不高,也不在于大量复制以至于让人厌恶,而是无法发展成一种类型文学;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音乐、绘画,则有着更广的接受人群,并不仅仅在自我认同的小清新群体。文艺的创造力,往往溢出一种美学风格之外,比如岩井俊二的电影———当然具备小清新的审美特点,但并不仅仅是符号的展示,而是试图抵达一种真实的青春。作为一种审美形式的小清新,其艺术创造力以后可能更多会呈现在电影这种在严肃与娱乐之间玩跷跷板的游戏中。

  相比当年伯明翰学派对工人阶级文化的浪漫化,参与《小清新》写作的博士们,也表现出对现实的隔阂。他们一再说小清新情绪化、矫情,却忽视了这个群体在公共生活中展现的关心环保、慈善,悠然自得的一面;他们嘲笑小清新沉溺于不断复制的文艺作品,以此来构建一个虚假的自我,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忽略了当代社会阶层逐渐僵化的事实。小清新逃避到文艺世界以抵抗现实的生活,但又不得不混迹于都市的写字楼才能维系想象的自我,从“再生产”理论来看,又何尝不是社会再生产的魔咒在起作用———他们将被永久地监禁在公司白领的牢狱之中。

  在《小清新》的作者看来,开头我们所说到的“风格化抵抗”,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小清新群体通过文艺作品以及白衬衣、“好吧”等身姿(其实,如研究新媒体青年亚文化的学者所言,风格符号在当代通过媒介迅速地图片化,一张沙滩上脚丫子和鞋的合照就足以说明一切)来逃离当代社会关于财富和成功的主流文化,然而却还是陷入商业主义的浪潮之中,比如,流连忘返于“宜家”、“凡客诚品”等品牌店。现实确实是这样,但以此来指责小清新抵抗的虚假,则显得有些强人所难。事实上,正是因为洞察到商业社会的强大与社会阶层的僵化,他们才选择一直做梦,因为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正如他们向往远方,却一般不会真的辞职去旅行。有时,我们会过分强调亚文化的“抵抗”性,其实,在后亚文化时代,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往往是若即若离,更多的是在文化场域中争夺符号,避免自己真的一败涂地。然而,随着媒体、学院各种带有主观立场描述(其实也是符号争夺)的出现,小清新也逐渐被视为一种品位低端、矫情的文化。我们可以预见,小清新这一亚文化,将会在都市丧失其影响力而转向中国小城市,其接受人群也将发生变化。

  作为文化研究著作的《小清新》让我们看到,文化研究在中国高校,更像是现当代文学专业挤满了人,大家不得不去开辟的新领域。但是,没有社会学维度与“田野调查”的文化研究,看上去不是理论的介绍,就是文学化的描述。所以,浙江师范大学设置专业时,才会在文化研究后面加上“及社会学”。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