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小桥流水 小中见大

——读《名家小品自选系列•汪曾祺小品》

2007年01月30日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新版电视剧《沙家浜》在北京电视台闪亮登场。在欣赏之余,也许有人会想到京剧《沙家浜》,它是当年“八个样板戏”之一,虽说是集体创作,但其主要执笔者为汪曾祺,著名唱词“人一走,茶就凉”,就出于他的手笔。
  汪曾祺是一位已故的著名作家,他的全部著作分为戏曲、小说、散文三大部分,总计250万字左右,其中戏曲占了十分之一。他的文章清新、流畅,如小桥流水,耐人寻味。近日读了《汪曾祺小品》(名家小品自选系列之一,1992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感受颇多。
  《汪曾祺小品》共收录作者近50篇文章,其中每篇文章并不长,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它们当中有历史、民俗、诗歌、戏曲等几大类内容。这位自称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的文章,使人感到平易近人,小中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比如他写的《山和人——泰山片石之一》,讲到泰山之大,描写很困难,只有杜甫的一句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他十年间两登泰山,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从写山、登山到做人,字里行间充满着哲理。小中见大,可见一斑。
  另一种小中见大体现在写作中。汪先生在《说短——与友人书》一文中,指出现代人读书抓空儿,在小饭馆里一面读小说,一面抓芝蔴烧饼或者汉堡包(看也不看)送进嘴里,同时思索着生活。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读书也要快节奏,因此提倡“短”是有道理的。这篇文章以短开始:“短,是现代小说的特征之一。短,是出于对读者的尊重”;它也是以短结束:“短,才有风格。” “短,也是为了自己。”在短字上,作者是下了功夫的。他指出,鲁迅的教导是非常有益的: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他写《徙》时,原来是这样开头的:“世界上曾经有过很多歌,都已经消失了”。他出去散了一会儿步,改成了:“很多歌消失了”。一时间一句话简省了十个字。正如他自己所说,牺牲了一些字,赢得的是文体的峻洁。文体峻洁,便是小中见大。
  另一篇短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作者谈到了父亲、自己与儿子三代人的生活琐事,以及和平共处的生活关系,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折射出教育子女的大问题,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儿女是属于他们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这篇文章虽写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但今天读来仍有裨益。
  读书如品茶,越品越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格言虽老,但精神不老。读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数年,乐在其中。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