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人大社12年9月新书快递06-《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文集 第五卷)》1.doc

2012年09月04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2/9/人大社12年9月新书快递06-《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文集 第五卷)》1.doc

 

书名: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文集 第五卷)             
书号:978-7-300-15773-3
著者:方立天       
责任编辑:杨宗元 许微微
成品:155*235 页数:1046
纸张:70克胶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2年7月
本卷定价:168.00元  全套定价:860.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卖点

著名佛教哲学家方立天教授毕生力作
读大家学术,体会生命智慧的升华,感受精神品格的净化

◆ 读者定位
1、佛学研究者
2、中国哲学研究者
3、对佛教有兴趣的读者
◆ 作者简介

方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等,其中《佛教哲学》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内容简介
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本书是对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系统、整体研究的成果。作者从中国人的佛教著作出发,力图从中梳理出中国佛教的重要哲学问题,勾画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与印度佛教哲学以及中国固有的儒、道哲学思想加以比较,以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中国佛教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 简要目录

目  录

绪论
  
  上卷
  
  第一编总论
  小引
  第一章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
  第一节中国佛教哲学的界说
  第二节中国佛教哲学形成的途径
  一、翻译经典
  二、讲习经义
  三、编撰佛典
  四、判教创宗
  第三节中国佛教哲学形成的根源
  一、地理环境
  二、自然经济
  三、政治结构
  四、文化环境
  第二章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格义”式哲学的产生
  第二节玄学化哲学的流行
  第三节学派哲学的兴起
  第四节宗派哲学的繁荣
  第五节心性哲学的合流
  小结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目录第三章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思想元素
  一、人生论哲学
  二、宇宙论哲学
  三、实践论哲学
  第二节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多重联系
  一、层次和核心
  二、内部联系
  三、外部联系
  第三节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内外作用
  一、内部作用
  二、外部作用
  
  第二编人生论
  小引
  第四章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一节惊世骇俗的新型人生哲学
  一、“实理”与“根要”
  二、质疑与挑战
  第二节报应说的新论证
  一、报应的根源
  二、报应的方式
  三、报应的主体
  四、报应的性质
  第三节轮回说的新阐发
  一、六道轮回与魂归泰山
  二、十界互具与刻刻轮回
  三、轮回与持戒,轮回与心念
  四、对儒家反轮回说的回应
  第四节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
  一、因果报应论的哲学内涵
  二、因果报应论的社会功能
  三、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思想特色
  第五章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一节令人困惑的重大哲学问题
  一、两个问题的对立见解
  二、中国佛教的一般回应
  三、形成分歧的深刻原因
  第二节神灭与神不灭的论争
  一、论争的开展
  二、论争的激化
  三、论争的高潮
  第三节“神”的意蕴与神不灭的论证
  一、“神”的多重意蕴
  二、神不灭的系统论证
  第四节佛教神不灭论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
  第六章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印度佛教涅槃学说略述
  一、部派佛教的两种涅槃说
  二、中观学派的涅槃与世间无差别论
  三、《大般涅槃经》的涅槃四德说
  四、唯识学派的涅槃即真如离障说
  第二节汉、魏、晋时代的涅槃思想
  第三节南北朝的涅槃师说
  第四节隋唐佛教宗派的涅槃论
  第七章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一节印度佛教佛身论略述
  一、从一身说到多身说
  二、从一佛说到多佛说
  第二节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中国化诠释
  一、体道者是佛
  二、“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三、佛是人格神
  四、“法即佛”和“理者是佛”
  五、天台宗的“六即佛”说
  六、禅宗的“如何是佛”说
  第三节中国佛教对于佛身的创造性阐述
  一、隋唐前的法身观
  二、《大乘起信论》的三身理论
  三、天台、华严、净土、禅诸宗的佛身说
  第八章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一节印度佛教净土说略述
  第二节弥勒净土信仰的兴衰
  第三节弥陀净土思想的歧解
  第四节唯心净土观念的流传
  第五节人间净土思想的倡导
  
  第三编心性论
  小引
  第九章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一节小乘佛教的心性说
  一、心识说
  二、心性染净说
  第二节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一性皆成”说
  一、菩提心
  二、如来藏
  三、佛性
  第三节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别”说
  一、种性与阿赖耶识种子
  二、五种性说
  第四节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的调和
  第十章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第一节“心”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第二节“性”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第三节合论
  第十一章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一节佛性学说的探索与分歧
  一、佛性的意义
  二、佛性的有无
  三、佛性的本有始有
  第二节关于阿赖耶识的歧解与争论
  一、阿赖耶识真妄辨
  二、阿赖耶识与佛性
  第三节真心本觉的提出与阐扬
  第十二章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第一节三法无差
  一、心无差
  二、众生无差
  三、佛无差
  第二节三因佛性
  第三节相对种与同类种
  第四节性具善恶
  一、善性恶性本具不断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恶”
  三、贪欲即是道
  四、理毒性毒之争
  第五节无情有性
  第十三章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第一节明佛种性
  第二节自性清净圆明
  第三节无住心体
  第四节真心即性
  第五节自心为不动智
  第十四章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一、对以往佛性论的总结和批判
  二、中道佛性论的提出与开展
  第二节法相唯识宗的一分无性说
  一、三类阐提
  二、理佛性与行佛性
  第三节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实际说
  一、三界无二无别
  二、本不生即心实际
  三、心自觉心
  第十五章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一节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
  第二节达摩、慧可、僧璨的真性与自觉说
  一、同一真性与安心法门
  二、自觉圣智与是心是佛
  三、一心不生与任性合道
  第三节道信和弘忍的念佛心与本真心思想
  一、心心念佛与念佛净心
  二、明净心与念佛心
  三、自心与本真心
  第四节牛头法融的无心与忘情说
  一、“无心”合“道”
  二、丧己忘情
  三、无情有性
  第五节神秀的染净二心说
  第十六章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一节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
  第二节性、自性、本性与自本性
  一、《坛经》“自性”概念的性质
  二、《坛经》“自性”概念的功能
  第三节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第四节自心是佛与本性顿悟
  第十七章荷泽宗的灵知心体说
  第一节灵知
  第二节佛性与佛心
  第三节禅门三宗心说
  第十八章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一节心灵湛圆
  第二节心地自然
  第三节性理归宗
  第四节无心合道
  第五节无情说法
  第六节一心为宗
  第十九章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一节平常心是道与触类是道
  第二节清净本心与见闻觉知
  第三节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第四节心即是佛与无心是道
  第五节有情无佛性与无情有佛性
  小结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第一节心清净与自信心
  第二节见闻觉知与全体大用
  第三节“无事”与“无”字
  第四节菩提心与忠义心
  第五节清净心与一心法界
  第二十一章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一节儒家心性思想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学术思想重心的共同转轨
  一、儒家人性论与佛教学术思想重心的转移
  二、佛教心性论与儒家学术思想重心的定位
  第三节自心地位的突出与心性本体的确立
  一、重视现实人心与自心地位的突出
  二、真心本体说与心性本体的确立
  第四节心性思想内涵的调整互补
  一、性善恶之辩与性有善恶论
  二、生静心知与性静性觉
  三、真妄净染与心性二元
  四、忘心无境与无心无著
  第五节心性修养方式方法的吸取容摄
  一、“极高明而道中庸”与“平常心是道”
  二、尽心知性与明心见性
  三、情染性净与灭情复性
  四、识得本心与发明本心
  五、顿悟与神悟
  六、禅定与静坐
  第二十二章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一节道家对佛教心性论的影响
  一、道与禅
  二、自然与自性
  三、无为而无不为与无修而修
  四、静观、得意忘言与禅悟
  第二节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一、轮回果报与形亡性存
  二、万法皆空与忘身无心
  三、心生万法与心为道体
  四、明心见性与修心炼性
  余论一心性论:中印佛教思想的重要同异点
  一、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同
  二、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异
  余论二心性论:儒、道、佛三教哲学的主要契合点下卷
  
  第四编宇宙论
  小引
  第二十三章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第一节宇宙图式论
  一、《经律异相》的天地说
  二、《法苑珠林》的三界说
  三、《法界安立图》的宇宙图式说
  第二节宇宙时间观
  一、《经律异相》的三界成坏说
  二、《法苑珠林》的劫量说
  三、《法界安立图》的四大千劫量说
  第二十四章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一节僧肇的物不真论和物不迁论
  一、“假号不真”的物不真论
  二、“动静未始异”的物不迁论
  第二节天台宗的诸法即实相说
  一、实相的意义、内容与表述
  二、诸法即实相
  第三节法相唯识宗的三自性说与三类境说
  一、三自性说:存在的三种形态
  二、三类境说:现象的三种类别
  第四节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论
  一、事事无碍的界说
  二、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三、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四、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第五节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
  一、性空与性住
  二、法住与性住
  三、性空与实性(佛性)
  第二十五章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上)
  第一节印度佛教本体论略述
  一、本体“实有”说
  二、本体性空说
  三、本体心识说
  第二节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本土思想背景
  一、中国固有本体论思想概述
  二、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途径
  第三节气本原说的认同与扬弃
  一、气与“四大”
  二、气与因果报应及神不灭
  三、气与心
  第四节道体说的牵附与会通
  一、以道家之“道”为佛教之“道”
  二、从“道亦虚空”到“虚空为道本”
  三、道体遍在与无情有佛性
  第五节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
  一、东汉三国时代的本无思想
  二、本无宗的本体思想
  0第二十六章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下)
  第一节法性实在论的确立与转向
  一、慧远的法性实在论
  二、鸠摩罗什对法性实在论的批评
  三、法性实在论的理论转轨
  第二节“理”思想的拓展与演进
  一、中国哲学“理”范畴简述
  二、竺道生的理佛说
  三、天台宗的理具说
  四、华严宗的理体说
  五、禅宗的理事不二说
  第三节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
  一、心本原说的提出
  二、东晋时代心有无义之争辩与心本体说之滥觞
  三、《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
  四、地论师与摄论师关于心识本原之论辩
  五、天台宗的心本说
  六、华严宗的真心本原说
  七、禅宗的自心本原说
  
  第五编实践论
  小引
  第二十七章中国佛教的伦理观
  第一节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
  一、佛教伦理旨趣的根据——人生论
  二、佛教伦理价值的基石——果报论
  三、佛教伦理自觉的本原——心性论
  第二节伦理原则与伦理德目
  一、三大伦理原则
  二、重要的伦理德目
  第三节中国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一、中国佛教与儒家世俗伦理协调的方式
  二、佛教伦理思想为中国世俗伦理提供的新因素
  第四节中国佛教伦理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第二十八章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
  第一节禅?禅定?禅悟
  第二节汉晋禅学
  一、禅法的传入
  二、东晋十六国时代禅法的多元融合
  第三节南北朝禅学
  一、北朝禅学的五系
  二、南朝禅学的重镇
  三、南北朝禅学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法门
  一、止观的涵义与类别
  二、圆顿止观法门
  第二十九章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
  第一节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
  一、道信的“念佛即是念心”说
  二、从道信的“守一”到弘忍的“守心”
  第二节南顿北渐
  一、晋宋之际的顿渐分野
  二、神秀一系:重渐修渐悟
  三、慧能和神会:主顿悟渐修
  四、洪州、石头二宗和五家:倡无修顿悟
  五、南顿北渐的异同
  第三节如来禅与祖师禅
  一、何谓如来禅
  二、何谓祖师禅
  三、如来禅与祖师禅的禅法区别
  四、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历史界限
  五、祖师禅提出的思想背景及其流传的文化意义
  第四节文字禅、看话禅与默照禅
  一、绕路说禅的文字禅
  二、参究话头的看话禅
  三、守默观照的默照禅
  第五节念佛禅
  第三十章中国佛教的直觉论
  第一节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的界说
  一、观
  二、照
  三、证
  四、悟
  第二节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一、汉魏西晋的禅观与般若直观
  二、东晋南北朝禅观与空观相融合的直觉方式
  三、隋唐以来中国佛教诸宗的直觉方式
  第三节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
  第三十一章中国佛教的语言观
  第一节印度佛教语言观略述
  第二节中国儒家、道家、玄学家的语言观略述
  一、儒家重社会功能的语言观
  二、道家语言观的四要点
  三、魏晋玄学家的“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说
  第三节禅宗前中国佛教语言观要略
  一、译经、转读、唱导涉及的语言观
  二、东晋时代著名佛教学者的语言观
  三、天台、三论、净土诸宗的语言观
  第四节禅宗的“不立文字”语言观
  一、重在不执文字的“不立文字”说
  二、不立文字原则下的“不离文字”说
  第三十二章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一节印度佛教真理观概述
  一、早期佛教的四谛和三法印说
  二、部派佛教的二谛说
  三、大乘佛教的实相说
  第二节鸠摩罗什、僧肇和竺道生在中国佛教真理
  观上的奠基性作用
  第三节三论师系与成论师系在二谛问题上的歧异
  一、二谛意义
  二、二谛内容
  三、二谛体性
  第四节吉藏的破邪显正说与四重二谛说
  一、重在无所得的破邪显正说
  二、意在言亡虑绝的四重二谛说
  第五节智的七种二谛说与三谛圆融说
  一、与判教相结合的七种二谛说
  二、三谛圆融说与中道佛性化
  第六节窥基的四重二谛说
  小结
  结语
  征引与参考书目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重印附言
  
◆ 上架建议
哲学  佛教哲学  佛教

书摘
总序
这部集子的缘起是,今年(2011)9月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一次学术研讨会茶歇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教授和我面谈,约我重新编一部个人文集出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我的五部专著和六卷本文集,现在又约我重编一部文集出版,对于人大出版社的这种盛情雅意,我极为感动,深为感激。
五年前出版的六卷本《方立天文集》,约结集了我的一半著述;现在这部文集,收集了迄今为止我撰写的绝大部分作品,并根据著作的性质,分别按中国佛教、魏晋南北朝佛教、法藏与《金师子章》、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佛教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中国古代哲学以及杂著等不同内容,统编为十卷十二册,约五百万言。十卷本比六卷本增加了约一倍的篇幅,新增内容是《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卷二册,中国佛教和中国佛教文化新增的文章较多,各成一卷,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宗教的著述则合成一卷,杂著一卷包括多年来撰写的序言、前言、创刊词、书评、追念前贤、治学等内容。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先后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哲学大辞书》(辅仁大学出版社,1993年后陆续出版)、《孔子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中国哲学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等,撰写过中国哲学和中国佛教的条目。《中国哲学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中的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部分为我所写,《中华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一书,我撰写了葛洪、僧肇、法藏、慧能、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七篇。这些为集体著作撰写的稿子,均不收入本文集中。此外,有一些与他人合作而非我执笔的文章也未予收入。
新编十卷本文集的内容,反映了我半个世纪以来学术探索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我漫长学术生涯的前进足迹,也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折射出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进步。借此作序的机缘,回顾和总结个人学术生命的历史因素、生涯规划、耕耘布局、治学方法、主要收获、经验教训以及人生体悟等,是我十分有兴趣的。
1949年我初中毕业。不久,家乡(浙江永康)解放。1950年春,我到上海,在华东税务学校(后与华东粮食学校合并,更名为华东财政学校)学习,随后留校工作。约在1953年,我由从事行政工作转为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或辅导过中共党史、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对哲学的思辨性、抽象性产生了兴趣,幻想日后能遨游在自由的思维天地之间。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鼓励年轻在职干部报考高校,我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从此我的生命开始真正和哲学结缘。学习期间,我又对中国哲学最为喜好,内心默默地许下心愿,期盼毕业后能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61年北京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这为我实现从事中国哲学教学和研究的夙愿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此后,我又想中国哲学历史很长,必须确立一个时段作为研究重点。经过反复思考,我确定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哲学为学术研究的重心。这一时期的哲学广泛涉及儒家、道家、道教和佛教等多个领域,我又选定其中的佛教哲学作为研究重点。我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是深感佛教哲学内涵丰富,与中国文化、哲学的关系密切;二是受家乡、家庭传统佛教信仰的影响,对佛教有一种自然的亲和感;三是在治学取向上,个人比较偏爱冷门,好攻难点,不畏艰苦。也就是说,理智的判断、情结的作用和性格的特征,决定了我开始研究当时被喻为“险学”的佛学,且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永不走回头路了。
经过上世纪60年代初数年间的探索、运思、实践,我确定了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交叉结合、互动互补的佛教学术研究方案,并粗略地制定了近期、中期研究规划和长期目标。个案研究主要是佛教代表人物的研究。我认为,一部佛教史就是佛教代表人物和广大信徒的信仰修持史,一部佛教思想史主要是佛教代表人物的思想成果史。研究历史上的佛教代表人物,就能展示佛教尤其是佛教思想演变、发展的途径和内容。根据这一思路,我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代表人物如道安、支道林、慧远、僧肇、道生、梁武帝萧衍等着手开展佛教的研究。在日后的研究中,也始终倾心于对不同佛教代表人物如华严宗创始人法藏、禅宗创始人慧能等的关注和研究。
佛教文献是佛教思想研究的基础,把握佛教文献的文字、结构、内涵、实质,对于佛教思想的研究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整个佛教研究工作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资料的积累,参加了《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3—1992)的整理工作,并对有的佛教文献做了标点、校勘、注释、今译,有的已整理成书出版。
在若干个案微观研究和一定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我又开展了对佛教的宏观研究。重点工作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佛教哲学的整体研究,也可以说是佛教哲学的现代化研究。我撰写了《佛教哲学》一书,在书中我着重论述了佛教的人生价值论、宇宙论(要素论、结构论、生成论和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丰富内涵,力求用现代语言表述佛教哲学理念,运用现代的多元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力图立足当代社会背景,发掘和评判佛教的价值与弊端,贡献与缺陷。二是佛教文化的比较研究,也可以说是佛教文化的中国化研究。在《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专书和《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等有关论文中,我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我研究佛教秉持的是“中国本位”立场,我认为中国人是以先前本国文化结构去理解佛教的,是以中国人的实际需要和精神需求去对待佛教的,是以中国儒、道本土文化去改造佛教的。也就是说,我是在中国文化、思想、哲学的演变、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思想、哲学的流传、兴衰。因此,在我的学术生涯中,也分外重视对中国哲学的研探,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撰写了《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由中华书局出版。我研究中国哲学的重要目的,其一是为了阐扬中华智慧,其二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佛教哲学。
在以上微观和宏观的学术研究取得相应成果的基础上,我开始全力专攻自己学术生命中的“重点工程”,开展对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系统、整体研究。我从中国僧人的佛教著作出发,在与中国儒道思想、印度佛教思想的互动、比照中,千淘万漉,吹沙觅金,历时十五年,先后撰写百余篇文章,尔后形成了九十余万言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一书。全书设为绪论、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实践论(修持论)和结语七个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的五编三十二章为全书的主体,心性论与直觉论为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两大要点,由此而初步构筑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体系。在该书的“绪论”中,我分述了研究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具体方法:结合现代哲学发展的要求,筛选、归结中国佛教的重大哲学问题,构筑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运用现代语言,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概念、范畴;寻究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原来意义;体会中国佛教某些哲学语言的言外之意;探索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规律;总结中国佛教哲学理论思维成果;进行比较研究,以把握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特色;阐发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这八条是我的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研究方法的初步归纳和总结。
从上述可见,我对佛教的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中国佛教思想家的个案研究、中国佛教典籍的整理、佛教哲学的现代化研究、佛教文化的中国化探索、中国佛教哲学思想体系的构筑。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大体上体现了我的佛教研究轨迹,构成了我迄今为止学术生涯的基本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我的学术视野有所扩大,研究领域也有所延伸。在中国佛教和中国哲学“双耕”的基础上,我对中华文化精神和中国宗教理论产生了兴趣,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做了一些探求性和探讨性的研究。
探求中华文化精神,是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此我撰文探求中华文化的传统和核心问题,提出了中华文化三大传统(儒家的人本主义、道家的自然主义、佛家的解脱主义)的看法,并认为人生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即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态度、思想、观点是中国国学之魂,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还强调思维方式对一个民族思考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宗教理论领域,我近年来一直在思考,正确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着特殊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归结为宗教本质观、宗教价值观、宗教历史观和宗教适应观。我认为,对宗教的本质和功能缺乏科学认识,会导致宗教学和宗教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在宗教领域里流行的是“鸦片论”和“斗争论”,而毛泽东主席生前多次指出宗教是文化,后来中国共产党人又积极倡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命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脉络,就是从“鸦片论”、“斗争论”发展为“文化论”、“适应论”、“引导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领域的最伟大的理论创新,最重大的理论贡献;这对于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清代散文家姚鼐说:“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 “义理”,指的是研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回眸以往岁月,我在中国国学这块丰腴的田野里默默耕耘,主要是走探索义理之路,也就是着力探索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国佛教哲学思想。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过程,也是一个体悟智慧、增长智慧的求智过程。每当回忆起驰骋独立思考、直抒胸臆的心路历程;每当回想起爬梳剔抉、笔耕凝道、学思有得、开心明目的收获时刻;每当联想起漫漫人生征途,深涧、峻岭,大川、坦途,独木小桥,阳光大道……此时此刻,不免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光阴荏苒,人生无常。虽然如今我已近耄耋之年,但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后我仍将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争取有所撰述,从而为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自己绵薄的贡献。
在即将结束序文时,我要再次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教授的盛情约稿,我还应该深深地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宗元、李红、符爱霞、吴冰华、吕鹏军、许微微、胡明峰诸同志,感谢他(她)们认真、细致、严肃的编辑工作态度。没有他(她)们的辛勤劳动,这部文集在半年时间里出版问世,是不可想象、绝无可能的。


2011年12月8日初稿,19日定稿


第一节中国佛教哲学的界说
  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是东方文化史上的重大现象,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页。印度佛教代表着印度古代文明和精神价值,它与中国固有的哲学风格、宗教观念、价值取向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印度佛教哲学在与中国固有文化和哲学的相互碰撞、激荡、冲突、融合中,逐步转型,日趋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哲学的新学说。这是古代东方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系统交流,是两种异质文化互相接触、影响、作用的成功模式。印度佛教的传入,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中国佛教学者吸收印度佛教哲学的养料,适应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需要,依据中国固有哲学智慧的方向、理路,创造出不同于印度的新的佛教哲学学说。中国佛教哲学不仅是隋唐哲学的重镇,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宋明哲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东亚佛教文化圈中,中国佛教哲学内容最丰富、最深刻,足以与印度佛教哲学相媲美。
  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佛教学者阐发的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佛教学者独立阐发的本无论、不真空论、神不灭论、佛性论、顿悟论等学说,构成了当时哲学思潮的重要内容。在隋唐时代形成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华严和禅诸宗的一系列哲学思想,更是一度成为时代哲学的主流。这些宗派哲学,不论其发展势头,还是思想规模、内涵深度都超过了当时的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国古代思想主流不断转型,先后形成了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这些不同的学术形态,都包含了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又反映了中国哲学史的演变过程,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如果无视魏晋至隋唐佛教哲学中国化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哲学史在隋唐时代几乎就会出现断层,难以说明当时哲学发展的实际情况。
  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它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形成的,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历代佛教学者双向选择和自我组织的结果,是他们的思想创造和智慧的结晶。中国佛教哲学既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又是佛教哲学的一部分,然而它既不同于中国的固有哲学,也不是印度佛教哲学的翻版。
  佛教是为追求人生解脱而创立的宗教,佛教思想的总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成佛,达到解脱的境地。佛教哲学是为求得人生解脱所作的论证,是出世的哲学、超越的哲学,它着重论述人生的痛苦、现实的矛盾、世间的污秽,探讨摆脱烦恼、排除苦难的途径和方法,否定现实的人生和世界,追求永恒的、幸福的彼岸世界,或者说是理想的、自由的精神境界。一般说来,中国儒、道两个系统的哲学家都肯定现实,认为现实是真实的,他们重视在现实世界和经验生活中寻找精神家园,塑造理想人格。可见,佛教哲学和中国固有哲学在精神旨趣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国化的佛教哲学深受中国固有的传统思维的影响,甚至大量吸取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表现为更加重视圆融、顿悟,强调返归本性,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求得精神解脱。印度佛教在修持上重视考察现实的心灵活动,重视渐悟,又强调超越现实的人生和世界,争取在来世进入彼岸的佛国世界。这就表明,中国佛教哲学显然是不同于中国的固有哲学,也不同于印度佛教哲学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哲学形态。
  中国佛教哲学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中国佛教哲学是整个佛教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的基本使命是,以历代中国佛教学者与宗派的重要著作和哲学思想为对象,阐明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基本内容、源流演变和发展规律,以及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中国佛教哲学的构成,是以著名佛教学者个人思想,尤其是以宗派学说的形式出现的。隋唐时中国佛教形成了天台、三论、唯识、华严、律、净土、禅和密八宗,其中的天台、三论、唯识、华严和禅五个宗派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五个宗派中最富有中国人的创造性、与印度佛教哲学距离较大的是天台、华严和禅三个宗派。东晋南北朝的著名佛教学者和隋唐以来的天台、华严和禅诸宗,是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他一些佛教学者和宗派的具有鲜明中国色彩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佛教哲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与印度佛教哲学的区别,也决定了它与中国固有哲学的区别。
  中国佛教哲学讨论的重大哲学问题,构成了研究、论述中国佛教哲学的基本范围。佛教是一种解脱论学说,着重阐明解脱人生苦难和成就佛果的根据、道路和方法,其中所包括的哲学思想是解脱论的理论基础。中国佛教哲学学者也是围绕追求人生解脱这个佛教主题,将印度佛教哲学理论与中国具体情况,尤其是与中国固有文化及其哲学相结合,阐发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第一是对人生主体的论述,第二是对人生所处环境的论述,第三是如何根据前面两个问题的理论成果进行实践、修行成佛的问题。以上三个问题也就是人生论、宇宙论和实践论,它们构成了中国佛教哲学的体系框架。而每一个问题又包含了若干不同侧面、多重内容。人生论包括人生本原、因果、价值、形神、心性、佛性、道德伦理、理想境界等;宇宙论涉及结构论、现象论和本体论;实践论则主要是修持的方法、方式、步骤、时间、直觉思维、真理论等问题。上述三个问题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对于这些问题加以厘别,只能是相对的,也是困难的。我们对中国佛教哲学问题加以分解,其主要目的只是为了论定中国佛教哲学的范围和为叙述的方便而已。
  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印度佛教哲学,没有中国佛教哲学。其理由主要是,中国佛学的根本问题、运思方法都是从印度来的,不是由中国哲学传统中来的,中国固有文化和哲学对中国佛学没有发生重大的影响,佛教并未因中国化而有所质变。中国佛学虽然是中国人的佛学,但其义理是纯粹佛教的,只是印度佛学的继续发展,而不是属于中国哲学传统的佛学。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修订版),序言,4~5页,台湾,学生书局,1989。还有的学者或许是传统儒学的情结太深,甚至带有以儒排佛的色彩,否定中国佛教哲学的存在和地位。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只看到中国佛学和印度佛学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两者的巨大差别。我们说,正是在中国固有文化和哲学的强大影响力的作用下,印度佛学在中国流传过程中,在体用观念、心性理论、伦理学说、修持方法和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确发生了偏离,乃至发生性质的改变,有的甚至是与印度佛教教义完全相反的。这种情况分别在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和禅宗几个中国化的宗派上有着程度不同的表现。我们认为,凡是中国佛教学者撰写的与印度佛学完全相同的哲学内容,不应作为中国佛教哲学思想,而凡是与印度佛学内容不同的部分,包括继承后的发展、发挥、改造,以及离开印度佛学的独立创造,即印度佛学在中国的一切变异,都应视为中国佛教哲学。佛教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印度和中国两大系,这是佛教界公认的事实。佛教哲学的中印两大系的历史存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佛教研究学者的肯定。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