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人大社12年9月新书快递17-《清代官德丛谈》.doc

2012年09月06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2/9/人大社12年9月新书快递17-《清代官德丛谈》.doc

 

 

书名:清代官德丛谈            
书号:978-7-300-16095-5
著者:李文海     
责任编辑:许微微
成品: 32开     页数:168
纸张: 70克轻型纸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定价:19.5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卖点
◆ 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文海教授最新作品
◆ 说清代官德,文省事丰,鉴古知今
◆ 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史学大众化的佳作

◆ 读者定位
1、清史研究者
2、历史爱好者

◆ 作者简介
李文海,江苏无锡人。1932年2月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历史并不遥远》、《南窗谈往》、《李文海自选集》、《近代中国灾荒纪年》及《续编》等。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简要目录
为政以爱民为本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一
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二
俭以成廉侈以成贪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三
大臣不廉小臣必污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四
为政以通下情为急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五
切戒“悦谀成风”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六
疲是居官大病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七
信者居官立事之本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八
不专一己之见
——清代政治文明杂谈之九
风气关乎治乱
清代官场迎送何以成灾
变了味儿的“人际交往”
清代积案之弊
官员尸位与胥吏擅权
侈靡与贪黩
吃的品位
话说贪官“倡廉”
顺治帝“下诏求言”为什么失败?
顺治帝论为官四戒
总督张悬锡的自杀风波
康熙帝八拒尊号
一场地震引发的政治反思
读孙嘉淦《预防三习疏》随想
惨绝人寰的突发灾难
——光绪三年天津粥厂大火纪实
劝善与募赈
 “老屋子”的比喻
清代社会如何看待“官宦子弟”?
养生与修身的统一
——清人家训中的“致寿之道”
清朝的“白发卿相”现象
一个朝代的终结和一个时代的终结
清朝统治者的自救努力为何未能挽救灭亡?
清王朝与“兴亡周期率”
清朝历史地位的总体评价

◆ 上架建议
_____历史/随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摘
自序
从2008年开始,我在《光明日报?史学》陆续发表了一组读书札记,一共9篇,题为《清代政治文明杂谈》。由于写的时候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得空便写一点,所以全部刊发完,前后竟经过了两年多时间。有朋友建议,如果把这些短文集中起来,也许能给愿意翻翻的读者提供一点方便。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同志也表示了同样的想法。我便将这几年写的主题大体相近的文章收集了一下,编成这本小册子。因为文章内容主要是讲政治伦理,也就是现在通称的“官德”,所以书名就叫做《清代官德丛谈》。
这些文章都很短,每篇大都两千多字,花不了十分钟就可以读完一篇。这当然是为了适应报刊的需要,但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少写长文,多写短文,是我进入古稀之年后立下的一个心愿。
所以有这个想法,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自己年岁渐长,精力渐衰,研究宏大主题,创作鸿篇巨著,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之感。纪晓岚在谈到为什么写《阅微草堂笔记》时,讲了这么一段话:“景薄桑榆,精神日减,无复著书之志,惟时作杂记,聊以消闲。”纪晓岚开始写《阅微草堂笔记》时,不过60多岁,像他这样的学问大家,尚且感到“精神日减,无复著书之志”,何况我辈,自然更应该有自知之明。写点小文章,“聊以消闲”,正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但更主要的却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根源于我对如何更好发挥史学社会功能的一点思考。这些年来,历史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了一定的繁荣景象。但发展中也存在某些危机,其中之一就是历史研究同社会生活的联系相对薄弱。许多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读者面却十分窄小,通常局限在少数同行专家之间。广大群众接受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往往是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故事或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本来就不是以传播历史知识为职志,有的甚至公开申明是在“消费历史”或“戏说历史”,但人们偏偏误认为所讲的就是历史的真实。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人的忧虑。但我们不能禁止人家写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而必要的虚构又正是文艺作品同史学著作的本质区别之一。所以,倒是我们史学工作者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传统习惯,更加努力地写一些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喜爱的东西。十几年前,我曾发表过一篇短文,题目叫做《历史学,请走出史学界》,其中说:“史学工作者的作品中,很少有以史学界以外的广大群众为读者对象的。史学研究的成果通常只是作为史学界一部分同仁交换研究心得的手段。”这当然十分必要,但却远远不够。“史学家还要善于跨越史学界,关注社会,关注群众,重视对全社会提供对于当前社会生活有借鉴意义的直接或间接的历史认知。”“任何一门科学,哪怕是最深奥的学问,如果不同丰富鲜活的社会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不同广大群众发生密切的关联,就不可能有生命力。”我努力去学习写一些随笔、小品之类的杂文,就是实践上述想法的一个具体行动。
不过在史学界这个圈子里待久了,要走出去却并不容易,步履蹒跚地走几步,实在也走不多远。但情况还是有了一些变化。短文发表了几篇后,颇有一些熟识的和不太熟识的、搞历史的和并不搞历史的朋友,表示读过或关注过这些文字,有的甚至还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这在过去发表学术性论文中是很少遇到的。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去年6月的一天,在一次会议上,令狐安同志递给我他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已经发表在2011年第11期的《中华魂》上,这里照录如下:
读李文海杂文有感
二○一○年三月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