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人大社12年10月新书快递22-《中国人的心理》.doc

2012年10月30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2/10/人大社12年10月新书快递22-《中国人的心理》.doc

 

 
丛书名:中国人情系列读本
书名:中国人的心理             
书号:_978-7-300-16264-5         
著者:_杨国枢 主编      
责任编辑:_吕艳平
成品:165*245 mm
页数:_432_
纸张:___________
装祯:___________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定价:39.8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宣传语:妙语奇文揭示中国古圣先贤沟通艺术的范本
◆ 本书卖点
1.大量实证研究,探讨全面。讨论涉及孝道、人情、关系、缘、面子等中国人特有而重要的心理和行为现象。
2.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方法。扬弃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西方化的观点,改用本土化角度。


微博10条 可参考

1.中国人遇到问题,有一套自己解决问题的“哲学”与“逻辑”。那么,中国人到底有怎样的普遍心理?是否如西方人所认为的那般神秘莫测?
2.讨论涉及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孝道、人情、关系、缘的观念、面子、报恩、送礼行为、计策行为、信仰等中国人特有而重要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它们构成了他族眼中的中国特色,更在中国人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深植的传统,大大影响了整个民族的发展。
3.通过实证研究,全面探讨了处于现代化转型期中的中国人之心理与行为变化,是一本中国学者研究中国本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重要著作。
4.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心理及其社会文化因素,对于摆脱过分依赖西方学术的困境,是一次探索和进取。自繁体本出版以来,在台湾和香港两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6年简体本印行以来,大陆读者方得以看到本书的内容和论点。
5.“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在中国古代社会绝非虚语。传统孝道中“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孝行在现代社会中显然难以做到。又有哪些孝行是现代人仍然认可并践行的?它们在现代社会又有哪些新的内涵?
6.我们常听人说“我欠他一个人情”、“他欠我一个人情”、“人情紧过债”,人人都不愿意成为人情的负债者,欠别人“人情”比欠别人钱财的精神负担还要重,为何如此?既然人情债如此难以承负,“人情”往来为何仍是中国社会最普遍的现象?
7.现代青年男女,彼此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他们怎么看待这种投合?恐怕大多数会认可是因为他们“有缘分”。相反,他们之间恋爱或婚姻的失败,也常归因于“无缘分”。调查显示,在现代人心目当中,婚恋关系仍然是与缘最有关联的人际关系。
8.中国人好面子,不独外国人承认,国人也承认。“面子”概念甚至被输出至西方,广为英语世界借用。面子的文化本质是什么?中国人“爱面子”的文化特质为何特别突出?这何中国的礼教传统有怎么的联系?
9.中国人向来讲究恩怨分明,恩怨必报。大约从春秋战国至今,复仇虽为各朝代所明令禁止,但还是照常进行,甚至常常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扬。复仇到底暗合了中国人的哪些价值观念?
10.本书研究认为中国虽早有《鬼谷子》、《孙子兵法》等有关权谋策略的专著,但学者大都视其为异端,尽量避免提及,很少著之于文。任何正式的教育(如学校)都不传授,使得中国文化中的计策主要存在于口语传统中。

◆ 读者定位
1.社会及行为学科的研究者;
2.对中国本土心理与行为问题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 编辑推荐
植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外化于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中国人的心理极具本土特色。中国人到底有怎样的普遍心理?是否如西方人认为的那般神秘?本书作为中国人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著作,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之间交锋和冲撞的结果在此汇集,百家争鸣中带你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心理。
(丛书其他单本 当当链接??)
◆ 作者简介
杨国枢 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心理学系讲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
文崇一 政治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
朱瑞玲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亦园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央研究院”院士
金耀基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
陈之昭 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
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复健部心理治疗师
黄光国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黄坚厚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
乔  健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高级讲师
       东华大学族群关系研究所教授
杨中芳 香港大学心理学系高级讲师
       广州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 内容简介
本书的各篇文章是中国学者近年来以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方法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的成果。扬弃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西方化的观点,改用本土化角度,力求研究活动与研究成果具备足够的“本土契合性”,高度诠释中国人的心理脉络因素,全面探讨处于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从中国人特有而重要的心理与行为现象入手分析探讨,分别涉及了家庭观念、孝道、人情、关系、缘分、面子、报恩、送礼行为、计策行为、民间信仰及对心理卫生的观念等方面。
◆ 简要目录     
序言/ 1
编序/ 5
中国家族与其仪式:若干观念的检讨  李亦园/1
现代生活中孝的实践 黄坚厚/4
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 杨国枢/32
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 金耀基/60
关系刍议 乔健/82
中国人之缘的观念与功能 杨国枢/96
面子心理的理论分析与实际研究 陈之昭/121
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论面子的问题 朱瑞玲/189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黄光国/226
“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 金耀基/249
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 文崇一/270
价值变迁与送礼行为 杨中芳/302
中国文化中的计策问题初探 乔健/328
建立中国人计策行为模式刍议 乔健/340
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 李亦园/352
中国人对于心理卫生观念的初探 黄坚厚/366
中国传统价值的稳定与变迁 文崇一/386
名词索引/ 404
◆ 上架建议
社科 文化
书摘 在附件中,JPG图片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