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人大社13年3月新书快递07-《宅男盛女经济学》.doc

2013年03月15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3/3/人大社13年3月新书快递07-《宅男盛女经济学》.doc

 

情人需要追求,美满依靠经营!用经济学理论剖析爱情,示范情场博弈制胜之道!告诉你如何在恋爱市场用最低成本得到最大幸福!经济学家、两性专家齐声推荐!

《宅男盛女经济学》
生活/LIFE STYLE 11
书名:宅男盛女经济学          
书号:978-7-300-16565-3
著者:王泽基、苏勇鹏
责任编辑:吴柔、田驰
开本:32开 双色印刷 148*210
出版时间:2013.04
定价:32.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卖点
? 紧扣当下热点话题,写出爱情和婚姻的本质,以经济学角度理性剖析 “宅男剩女”现象,角度新颖。

? 作者一针见血,以生活实例套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如何理性地掌握爱情命运,在男女博弈的复杂关系中增加胜算。

? 作者王泽基是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教授,曾先后任职于多间国际投资银行,包括巴克莱资本投行部董事总经理、瑞士银行董事总经理、高盛执行董事、摩根士丹利数量分析师。另一作者苏勇鹏也曾是资深财经记者及编辑。

◎ 读者定位
? 大学生/白领
? 单身青年
? 大众读者
◎ 作者简介
王泽基: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教授、财务系硕士课程主任、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副主任及亚太工商研究所主任。
王教授涉猎广泛,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电子工程,副修数学与法文,并为香港1995年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
曾先后任职于多间国际投资银行,包括巴克莱资本投行部董事总经理、瑞士银行董事总经理、高盛执行董事、摩根士丹利数量分析师。
现在,每星期在《iMoney智富》杂志撰写专栏“ibanker教室”,广受读者欢迎,著有《反转脑袋投资学》一书。
苏勇鹏: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系毕业,前资深财经记者及编辑,先后任职于杂志《壹周刊》、《iMoney智富》,曾任著名政经杂志《财经》海外特派记者。现职于香港某上市公司,担任财务分析工作,现正修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硕士课程。
◎ 内容简介
单身、晚婚、晚育甚至离婚、出轨都是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当今姿色型经济当道,情场比职场的弱肉强食来得更加凶险万分。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王泽基与前《财经》记者苏勇鹏,以经济学为基础,用理性的快刀斩开感性的乱麻,揭示“血淋淋”的爱情真相:赢取芳心,一个香奈儿比不上病中一碗热粥窝心;争取上位,投怀送抱远不及欲拒还迎。用最通俗的语言点出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通过生活实例,分析如何理性地掌握爱情命运。既增进读者对“成本”、“效用”、“拍卖”、“谈判”和“竞争”等经济学知识,也助其在男女博弈的复杂关系中增加胜算。
都市“剩男剩女”是时候面对现实,停止自怨自艾了!电光火石一瞬间产生的是感觉,滴水穿石用心经营得到的才是真感情。是时候开始为自己筹划,做最有利的选择,开展“宅男盛女”幸福新生活!

◎ 名家推荐
以经济学解释世间万象,近来在西方渐趋流行,象牙塔学者肯‘纡尊降贵’,走进民间,为大众解惑,实是读者之福。这种风气,已渐渐感染香港学界,中大财务系教授王泽基及其学生苏勇鹏合著的《宅男盛女经济学》,便是此中翘楚,作者以经济学原理,剖析诸如‘剩女’现象,令人拍案叫好之余,对有关问题豁然贯通……。
——林行止 《信报》财经新闻创办人
 
恋爱与企业间合作相似,婚姻与企业间合并类同,宅男盛女想打通情场和商场之间的脉络,宜问道于英俊潇洒的财务学教授。
 ——薛兆丰 经济学者
王泽基教授及苏勇鹏先生的《宅男盛女经济学》一书实令读者叹为观止,书中故事妙语如珠、趣味盎然,跟着来的理论更使人茅塞顿开,真是大开眼界。
 ——何炘基 香港城巿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
 
一段关系是否稳定、是否会解体,完全取决于这段关系的“替代选择”几率多少、成本多大,这实际上就是微观经济学在两性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不能正视两性关系中的物质需求,也就不了解爱情到底是什么。《宅男盛女经济学》带你认识爱情,杀死不必要的情流感菌。
——陶思璇 知名情感作家、“非你莫属”特邀嘉宾
◎ 目录
自序1 用经济学看色、爱、情
自序2经济学的生活智慧
前言
第一回 剩女经济学
引言 没有“女多男少”这回事
1.1 好男人,你消费得起吗?—败犬女必须懂的效用曲线
1.2 剩女挑花眼,剩男梦难圆—下嫁与单身的机会成本
1.3 女追男又如何?—男女平等是供求失衡的元凶
1.4 单身不再是奢侈品—边际成本突变下的搜寻理论
1.5 亲爱的,为什么你的手机还未签到—情侣间的信息不对称
第二回 提升爱情战斗力
引言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2.1 美女无脑不是罪—因时制宜的人力资源投资
2.2 斩仓!指甲油大败笔—完全竞争下的价格逻辑
2.3 延长爱情保质期 —关系特定性投资
2.4 女神的烦恼──谈判经济学与拍卖理论
第三回 破解两性角力谬误
引言 千金难买好姻缘
3.1 胜利男的诅咒—热门女生的竞价逻辑
3.2 拜金无罪,送礼有理—免做冤大头的博弈理论
3.3 藏拙不如献丑—自曝其短的长线价值
3.4 秒杀一夜情—如何攻陷情欲现货市场
第四回 恋爱突围,拒做情场难民
引言 重夺恋爱执行力
4.1 先性后爱,进退有据—性关系的成本效益换算法则
4.2 非诚勿扰,相亲不是零和游戏 —为谈判创造价值
4.3 女老师和男警察—物以类聚节省搜寻成本
4.4 酒吧寻欢有真爱?—效用函数偏差与上瘾经济学
第五回 算尽恋爱残局
引言 反转大脑恋爱学
5.1 兔子应吃窝边草?—办公室恋情的资产损益表
5.2 无法摧毁的前任魔咒—追求爱情的“帕累托改进”
5.3 裸婚无限好,不做啃老族—御夫有术的筛选理论
5.4 还在钓金龟?售楼小姐更有前途—“事前事后”的概率分析
5.5 老外为什么能横行兰桂坊—消失中的残余性资本
第六回 接招爱情变异体
引言 启动男女博弈导航仪
6.1 守住彼岸的幸福—以替代效应战胜异地恋
6.2 裙底下的职场—互探底蕴的暧昧博弈
6.3 姐弟恋的经济学—牵动两性角力的年龄差距
6.4 皆大欢喜的速配秘技—数学打造稳定婚姻系统
第七回 婚姻的维稳费
引言 爱情长跑的复式回报
7.1 离婚也要讲效率—促进夫妻和谐的契约理论
7.2 无欲不丈夫—两害相遇取其轻的行为经济学
7.3 女人不坏,男人不爱—合作破解婚姻的囚徒困局
7.4 好友都生孩子了,怎么办?—机会成本主导的生育计划

◎ 建议上架
店面类一级/店头码堆/经济学/两性关系
◎ 精彩书摘
前言
2011年11月11日,被冠以近一百年来最让有情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日期中有六个一的缘故,全球有数以万计的人选择在这天求婚、订婚、结婚。据媒体报道,单单美国拉斯韦加斯便有逾3500人在这天注册,寓意与情人一生一世,一心一意。
有人把这个弥漫幸福感的日子,命名为“1111节”,我则认为这和情人节一样,都不属于普天同庆佳节,而是把社会分化,制造“阶级矛盾”的纪念日。大量遍布于各地力争上游的“无爱阶层”,在这一天,只是一个人困于一间3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吃着泡面,听着陈奕迅的《一丝不挂》,双眼在狭窄的空间内无可避免地望着那42寸的LED平面电视,缅怀着十几年前的那段青涩爱情。
在怨气特别重的网络世界内,更不乏脑羞成怒之徒以恶搞泄愤。有男网民戏谑这是1111光棍节,专门与他们过不去。微博上,也疯传一则被誉为世纪剩女之音的豪言壮语:
“今年谁愿意陪姐过1111节,姐让他明年过父亲节。”
多么歇斯底里的一句话,道出无数独身剩女的心酸。谁不想在1111节与有情人走入教堂,来个“一锤定音”?从此以后,上班轻松一点,不用每天清晨六点起床、化妆、贴假眼睫毛;在疯狂加班后,稍微慵懒一点,素颜示人?试问谁又不想在那些公司周年晚宴中,轻装上阵,无须火眼金睛锁定目标人物的一举一动?时刻保持竞争力是相当累人的状态,但偏偏在香港这种“姿色型经济”中,情场比职场的弱肉强食来得更加凶险万分。
前文我们已探讨过作为单身女性在出击前的准备功夫,包括如何在人力资源投资中选择适当的策略,以及为个人定位的重要性。在出击之前,不妨先来个小测试,肯定一下自己是否已懂得以经济学原则来思考感情问题,还是仍在自欺欺人,以为那个100%的男孩依然在地球某处守候,缘分早晚会来临。
经济学支派众多,但万流归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有效分配有限的资源。所以,即使对经济学一窍不通,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以这种思维模式生活着,包括如何利用金钱和时间运用。举个例子,早上打车上班可以多睡半小时,但比地铁贵几十块,怎么计算得失?玩到半夜三点,打车回家比坐通宵亡命小巴安全百倍,为何依然那么多人“不要命”?为何上帝不能创造一种又快又便宜又安全的交通工具,却要逼我们妥协?
现代宏观经济学(Macro Economics)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名为“三元悖论”(Impossible Trinity),描述的正是这种不能共存的三难处境。三元悖论由经济学家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提出,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同时拥有固定的汇率、资金自由进出和自主的货币政策,所以必须取舍。例如香港,钱可以随意进出,有固定的汇率(与美元挂钩),但却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必须跟随美国利息);例如中国,人民币并不自由浮动,有自主的货币政策,但资金进出却受限制。(图0-1)
 
事实上,三元悖论每天在我们身边不断发生:老板往往奢求下属效率高、办事妥妥帖帖,但同时工资却给的奇低;下馆子吃晚饭,我们要求有情调气氛,食物媲美米芝莲三星,但最好是大排档的价钱。在多次失望而回后,我们都会学乖,知道三难局面下必须取舍,可是,不少女士还是不断往中间“不可能”的区域中转。

 
Never settle for less,不为任何事妥协,还是脚踏实地,勇敢面对三元悖论,在有限的资源下,锁定目标寻找幸福,完全是个人选择。毕竟,剩女是自找的。

1.1好男人,你消费得起吗?
败犬女必须懂的效用曲线
“我没什么要求,只是身边靠谱男太少。”好男人是否总是遥不可及?难说。但经常把这话挂在嘴边的女士,她们身边总有几个条件不错的男士。这是当下都市女性最真实的写照。在激动的背后,那句没有说出声的潜台词是: “我条件这么好,天天早起晚睡,努力装扮,用力寻爱,这年头找个正常男人怎么就这么难?”
口是心非自建围城
说穿了,女士们寻而不获,只有两个可能性,一是男人真的都如此不济,但更可能的是,其实女人所要求的,并非如她们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
剩女多在都市,而都市剩女通常是有些指定动作的。比如她们会主动创造邂逅的机会:下班后到三里屯或是新天地吃饭饮酒,心中暗暗盼望隔壁桌那个帅哥会对自己一见钟情;也会带点淡妆前往健身中心,谁能保证跑步机边不会出现个吴彦祖般的猛男来一场爱情长跑呢;周末她们则忙着组织各种圈子的聚会,同学、同事甚至同一个网络论坛的网友等,随时打开雷达探测器寻找那漏网的高富帅。
不管成果如何,积极的态度总是摆在那里。不管是爸妈还是友人问起,都是一副该努力的都努力了,只不过爱情欠点运气的无可奈何。
这种“勤勤恳恳”的态度,其实只是错觉。事实上,女士们在出席完这些配对、聚会后,多是些尖酸刻薄的评语:“说来说去都是工作,他的人生没有更有趣的话题了吗?”、“吃个饭也要AA制,太不爷们了吧!”、“别说留学,连旅游都没出过国,也太没见识了吧!”……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一方面,剩女表面说自己的择偶要求很低:男的、活的、不比我矮之类;但另一边厢,她们心中却另有个高不可攀的标准,结果只能落得个有价无市、终日寻寻觅觅的境况。

择偶也要看“本钱”
相信柏拉图式恋爱、对爱情有着美好憧憬的人们,总认为以经济学分析爱情,太冷酷无情。实际上,经济学从来没有抹杀情感的爱好,不会教大家为了怕被分家产而永远独身。相反,以经济学作为思考的本位,有助我们探索自我,审时度势,以最忠于自己的视角,看透爱情。
择偶如同消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Consumption Theory) 中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可作为诊察的起点。第一个要学习的概念是效用(Utility) ,意指货品在你心目中的价值。这里的价值不一定指金钱,也可以是快乐、满足、刺激等感官体验;第二是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t curve) ,代表所有可产生相同效用的产品组合;最后是预算限制(Budget Constraint) ,即你手上的钱,最多可买到的产品组合。
效用是非常个人化的,拉丁语中有句名言:“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中文解作品味无可争辩 。也就是说别人的喜好是什么,根本没有讨论的余地和价值,所以效用函数只对你个人而言有意义,你甘之如饴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正如有人不惜一切代价省吃俭只为拥有一个爱马仕鳄鱼皮包,你却可能因为抵制皮草或不喜该款式而敬而远之。为了便于讨论,经济学家习惯将这种对事物的满足感量化为数字,称为效用,简单来看,这是你为某些人和事所打的分,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现在,请女士们扪心自问,一个男人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博得自己的欢心?英俊潇洒?富有?体贴?学识?温柔?一般而言,只有传说中的情圣才能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所以你必须明白每一个条件对你自己的价值。假定以上五个条件就是你的评分准则,你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把分数加起来,而是算一个加权平均值(weighted average)。如果五项条件都同等重要,每个分数所占的比重就应该是均等的五分之一,但假如你视靓仔如命,外貌的重要性已占六成,其余条件只各占一成,那你那便应该将外貌的分数乘0.6,其余各项只乘以0.1,再把调整后分数加起来。
在每项条件之间,必须懂得协调取舍。简单而言,75分以上就是你可接受分数,那男人的分数组合,可以是如好莱坞型男布拉德皮特的露宿者,亦可以是样貌有如武大郎,但家底十足的富二代。所有由不同条件产生出来,分数达至75分效用值的组合,便会组成一条曲线,称为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t curve),但凡在这条曲线以上的男生,便是适合你的选择。
划出效用曲线,是踏出“知己”的第一步,但主宰阁下能否觅得另一半的,是最后一个经济学概念—预算限制(Budget Constraint)。在市场上,你不一定买到所有你喜欢的东西,因为口袋里的钱是限的,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效用,就是消费理论(Consumer Theory)的基本概念。
如果你手上只有十元,而你却处于饥寒交迫的处境,你可以选择用五元买几份报纸包裹身体,再花五元钱买个馒头咸菜充饥。同时,你亦可随时选择挨饿,用十元买一个厚点的纸皮箱;或者挨冻,花光十元去买一兜馒头。重点是你所买的东西,总值永远只是十元,这就是你预算限制。
在恋爱市场了解个人的预算限制,即大家常说的“本钱”,是整个求偶过程的关键。尝试换个角度想想,男人到底喜欢什么?不外乎是性格温柔乖巧,样貌标致可人,谈吐有礼乐观积极等等。按照挑选男生的加权平均值方法,简单给自己也评一评分,自问悟性较低的,找几个男性朋友,掌握一下最新的评分趋势,看看自己的消费力如何,再决定如何活用自己筹码。
有了两项重要的指标(当然,这都是抽象的分数),女士便可以去百货公司血拼。所有你有能力买起的消费品,都在你的消费集里面。寻寻觅觅,终成眷属的一对,其实正是消费理论中,无差异曲线和预算限制所接触的一点(见下图),就是令到你最快乐的组合。经济学上叫效用最大化的消费组合。 ,即你感到满意,而又消费得起的一个男士条件组合。

BOX:
以下我们以专一和英俊作为挑选男朋友的唯一条件来解释这个择偶选择。当然现实中,我们考虑的条件会更多。图中的曲线是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在同一曲线上的组合,对你来讲都是一样。比如B 比较英俊,但是花心。 C专一但不帅。不过,你不觉得B比C好,也不觉得C比B好。所以他们都在无差异曲线上。可是无论B或C都不在预算限制上,所以都只可能是幻想的白马王子。 A才是消费得起的最佳组合。 D就太委屈自己了。虽然D在预算限制中,但是没有用尽你的本钱,所以不应该是选择的组合。明显地,A和D同样地专一,但是A更英俊,所以没有理由不挑一个更帅的。

 

 

 

 

 


图1-1  选择男友无差异曲线图
总结而言,运用消费理论可以让自己更明白自己的爱好,并以自己的市场价值做出合理期望。除非你是绝色佳丽,姿色知识均无懈可击,否则完美男士多不会在你的消费集内。多数情况下,你需要在各项要求中取舍,找出预算内消费得起,亦是最佳的组合。无差异曲线虽然抽象,但相比大家过份看重的“事业线”,更显得粗中有细,条理分明。


1.2 剩女挑花眼,剩男梦难圆—— 下嫁与单身的机会成本

效用(utility),是经济学中的基本知识,于情场上亦如是。我们买一件货品,并非单单买了一样东西,而是买了不同特性的效用。比如拥有名牌LV手袋,可以带来用名牌的自豪与存放东西的实用性。在经济学上,给一件货品的不同特征定价的方法叫快感定价模型(hedonic pricing model)。一个女人找到的男朋友,会因为他的幽默、温柔、细心等为她带来的快感。这些不同的快感所带来的满足的总和就是这位男人为她带来的效用。为了获得某一个男人,她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体贴。不同的优点,她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比如幽默,她愿意付出一分的体贴。但是细心为她带来的满足更大,所以她愿意付出三分的体贴。这种定价方法就是快感定价模型。 。

然而,我们须留意,选择什么人,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不选择也是选择的一种。选择是要付出代价,正如买手袋要付钞一样。选择有男朋友意味着少了跟其他女性朋友旅游,或者要面对婆媳关系而损失的清静。因为做出选择而损失的东西,经济学叫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如果不选择的效用比选择的效用高,那不选择是非常合理的做法。

女性不再是附属品
剩女阶层的出现,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几个:
其一,男人与结婚带来的效用降低。在女性就业率低的年代,结婚提供了生活的保障。没有外佣、快餐、洗衣机的年代,女性很难一边工作赚钱一边做家务。所以,女性以结婚来达至分工合作是必须的生存手段。现在结婚主要的目的是感情的满足。当然,如果楼价继续上涨,必须两人一起供楼或租房,结婚的效用可能增大。

其二,单身的效用大幅提高,也就是结婚的机会成本上升。在商店晚上八时就关门,没有多如繁星的商场,还未流行到外国旅行或一夜情的年代,单身女性的生活相对很乏味。即使想当年这些娱乐通通存在,女性也未必有财力去消费。过往三十年,亚洲城市女性的收入大大提高,令单身生活的质量也大幅提升,结婚的吸引力自然减低。这些原因导致结婚的效用曲线下移,但是机会成本不断上升,如果男伴无法提供比独身更高的效用,根本无须委屈自己。可恨的是,正如前文所述,完美男的无差异曲线高不可攀,总是超出预算,结果只有坠入败犬漩涡,屡败屡试依然空手而回。

女人眼光较高的首要原因,是过去三十年女性教育程度大幅提高,以及亚洲婚姻价值观中男人要比女人强的硬道理所致。尽管女人已经不需要丈夫供养了,但是身边站着一个比自己强的男人,就跟男人希望有美女妻子在旁一样,依然是效用函数里的主要部份。经济学谈的不是对错,我不是说这对还是不对,只是指出现状而已。如果结婚是女人的终极目标,那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至少在亚洲地区依然是金科玉律。在新加坡,30至34岁的女大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未婚。在泰国,五分之一的女大学生在40岁时仍然独守空房,相比18岁离开校园的泰国女性,只有八分之一是单身。而在中国,根据某婚恋网站的调查,约有84%的剩女都拥有高学历。

选择不恋 其志可嘉

问题由是而生,在传统农业社会,体力劳动是赚取生计的本钱,父权当道,男主外女主内顺理成章,但社会出现结构性改变,令价值系统倾向知识而非劳力。在统计学上,平均而言女性的知识学习能力较男性高,笔者在与内地大学的老师交流时也听说,很多高校即使采用男生降分录取的方式,录取人数实际上也大大小于女生。而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男女性的比例是四六比,个别大学的女性比例相信更高,结果大学盛产“三高”女性,出现门当户不对的缺口。

曾经疯魔一时的台湾剧《败犬女王》中,女主角无双正是这种三高女性的写照。任职杂志社高层的她,头脑精明,工作能干,为了追纵独家猛料,她总让所有同事通宵加班,得到上司一致激赏。事业有成的代价,是无双在33岁的“后适婚”之年,依然孓然一身,面对着姊弟恋、一夜情等等所谓非正规恋情的试探。

无双最终也没有选择结婚这条所谓的康庄大道,正如大部份剩女一样,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她们拒绝将货就价,其情可悯,但绝对其志可嘉。她们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攀上30年前想也别想的社会阶梯,试想香港的司长级和局长级官员中,有多少是女性?虽然在感情上,仍然放不下身段,走上一条孤独的不归路,但这正是自由意志的可贵,亦是文明社会一种体现。毕竟,令你幸福快乐不是经济学的范围,让你明白自己的选择,知所进退,才是经济学的要旨。更正确点说,当剩女绝对是剩女最快乐的选择,如果不是,他们绝对可以随便找一个人嫁了。只要那男人够差,没有嫁不去的理由。

剩男才是可怜虫

所为剩女,并非没有人要,只是不想“下嫁”而已。非不能也,不为也。经济学上,剩女的消费集里是有结婚这一个选择,只是这个选择没有比继续单身来得好。讽刺的是,世人以为香港男性占尽天时地利,可以为所欲为,却不知一妻难求的男人实际上俯拾皆是,其实更值得我们体谅。即使剩男想结婚,也没办法圆梦,因为大部份适婚年龄的女人都选了单身之路,男性面对真正的供求失衡,唯有被迫单身。

投资银行高层不愿一生劳碌,沦为金钱奴隶,决定归田园居享受生活,是自愿失业;但求两餐温饱的却连大家乐洗碗工也找不到,是非自愿失业。前者是选择,后者是无奈。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