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人大社14年1月新书快递03-《大漠长河》

2014年01月15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4/1/人大社14年1月新书快递03-《大漠长河》.doc

 

书名:大漠长河(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荒漠化现状的图文书,同名纪录片获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评委特别奖)

◆ 本书卖点
本书同名纪录片由中央新影与国家林业局联合摄制
本书同名纪录片历时两年、深入大漠腹地摄制而成
获四川电视节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评委特别奖

跨越中国西北十余省区 行程数万里
纪录荒漠苍凉的风景
寻找哪些逝去的文明
探访荒漠边缘普通百姓与沙相伴的日常生活

◆ 编辑推荐
每年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要面临20至38天的沙尘天气,由于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40亿元。
除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外,全国30个省区都有沙化土地分布。中国近四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困扰。
本书以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为着眼点,通过地质、历史、现实等诸多角度,探寻中国沙漠的成因,分析沙尘来源,展现沙漠化的危害,纪录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的生存现状,展现人与荒漠化之间互有进退的较量。在追索人物故事、人物命运的同时,贯穿国家政策、沙漠常识,唤醒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上架建议
自然科学类\社科类\时政类(生态文明建设)

◆ 宣传语
跨越中国西北十余省区 行程数万里
纪录荒漠苍凉的风景
寻找哪些逝去的文明
探访荒漠边缘普通百姓与沙相伴的日常生活

通过地质、历史、现实等诸多角度
探寻中国沙漠的成因
分析沙漠化的危害
唤醒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高度关注

书号:184838
ISBN: 978-7-300-18483-8
著者:中央新影历史节目部 
责任编辑: 凌江 
成品: 170X230
页数: 144
纸张:纯纸质
装祯:平装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定价:38.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读者定位
1、各级政府主抓生态文明的人员
2、对中国生态环境关注度的人士、环保人士
3、喜爱读国家自然、地理、人文的读者

◆ 作者简介
   中央新影历史节目部,目前国内最大的纪录片、科教片制作基地,集团拥有丰富的纪录片资料资源、实力雄厚的制作班底,继承创作纪录片的优良传统,立足制作反映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电影、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大漠长河》曾获得四川电视节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评委特别奖。

◆ 内容简介
    每年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要面临20至38天的沙尘天气,由于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40亿元。
除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外,全国30个省区都有沙化土地分布。中国近四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困扰。
本书以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为着眼点,通过地质、历史、现实等诸多角度,探寻中国沙漠的成因,分析沙尘来源,展现沙漠化的危害,纪录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的生存现状,展现人与荒漠化之间互有进退的较量。在追索人物故事、人物命运的同时,贯穿国家政策、沙漠常识,唤醒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高度关注。

◆ 简要目录
一 荒漠往事.............................1
额济纳旗:风沙之地.............................2
荒漠生态系统.............................2
胡杨林:见证荒漠的往昔.............................4
沙化:吞噬我们的家园.............................7
荒漠往事:弱水余波.............................9
今日荒漠.............................13
故土•选择.............................14
编导手记:遗忘盛行的地方—— 额济纳之行.............................17
二 风沙袭城.............................31
风沙袭城.............................32
荒漠的居民.............................32
风沙中的莫高窟.............................35
昔时碧波,今日沙海.............................38
故土难离.............................40
治理风沙,迫在眉睫.............................43
编导手记:干涸的土地——民勤手记.............................47
三 漫漫治沙路.............................51
宁夏中卫,沙坡头.............................52
百废待兴.............................52
漫漫治沙路,而今从头迈.............................53
章古台:治沙科研的起点.............................55
穿过大漠的铁路:包兰线.............................56
沙坡头:激情燃烧的岁月.............................57
大地为纸,改写版图.............................60
新的征程:向沙漠进军.............................62
四 万里防沙线.............................65
三北告急—荒漠化.............................66
被滚滚黄沙吞噬的榆林.............................67
榆林往事.............................69
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70
榆林治沙联合体:挑战狼窝沙.............................71
困境与希望:白芨滩林场.............................73
众志成城,人进沙退.............................74
万里防沙,绿色长城.............................76
五 守护家园.............................79
多伦:沙进人退.............................80
沙临城下.............................8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85
禁牧进行中.............................86
生态移民新村.............................88
退耕还林还草:千里绿装.............................89
绿色的梦.............................92
编导手记:荒漠•行走.............................93
六 与沙为邻.............................97
沙地的春天:失败与希望.............................98
赤峰:旱海造绿洲.............................99
停止生长的小老树.............................101
植树:¾¬验相传.............................101
和田:三面环沙.............................103
乔灌草结合.............................105
向科尔沁沙地宣战:穿沙公路.............................106
双行一带.............................107
反攻沙漠!赤峰模式.............................108
荒漠林网:和田模式.............................109
科学治沙.............................111
编导手记:和田人物手记
——努尔买买提•艾哈买提.............................113
七 绿色•未完成.............................115
荒漠化:地球的癌症.............................116
关注与行动:沙漠普查和立法.............................118
治沙路漫漫,上下而求索.............................119
治沙富民新理念.............................120
狙击沙漠化:沙产业.............................122
开发资源:变沙害为沙利.............................124
绿色•未完成.............................126
编导手记:沙漠人家——阿À¬善之行.............................129
纪录片《大漠长河》摄影组工作照.............................131
后记.............................133

文章节选
   遗忘盛行的地方——额济纳之行

《大漠长河》总导演  樊志远

如果有人在10月份有时间,想要去旅行的话,我首先推荐的地方是——额济纳。
10月,北半球的秋季来临。在这个季节来到额济纳的人们,可以同时寻找到自然与人文两种东西——金灿灿地在沙漠中延展的胡杨和被风沙吹蚀得斑驳而粗犷的历史遗迹。
大约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0%以上是沙漠和戈壁,每平方公里仅仅0.147人——每一个初到额济纳的人,面对空荡荡的土地,不能不产生一种迷失的感觉——这里自然庞大得足以将每一个人吞噬,而当人们在这荒凉中穿行之时,某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却一点点被从记忆深处唤醒——似乎我们早就曾到过这里,只不过,这里一度被我们遗忘。

先祖之地
从北京沿京藏高速驱车前行,在阿拉善盟首府巴彦浩特住宿一夜之后,摄制组的车又行驶了两三个小时,才进入额济纳旗境内。公路两侧的戈壁一望无涯,漫天的土黄扑面而来,木质的电线杆是旷野上唯一的“植被”。初见这种风景,难免兴奋,然而不久之后,一程又一程的荒凉让所有人昏昏欲睡。
午后四点左右,一声“到了”惊醒了车上所有的人,随后看到的景致,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金黄色的胡杨像仪仗队一样,密密匝匝地沿公路两侧排开,将我们的车引向绿洲深处——额济纳旗的首府达来库布镇到了。
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有着广阔无垠的草原,其长度几乎是欧亚大陆的三分之二,这个大草原的很大一部分就在中国境内,即内蒙古草原。包括土尔扈特部在内的蒙古族正是草原游牧民族的一支。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不断发生冲突,也不断融合。这两支文明的交汇处,是一条人们无法实地看到却又真实存在的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定居于此的土尔扈特人将这里认作先祖之地,不无道理,因为至少在1372年之前,这里一直是它们先祖驻扎的地方。

亦集乃城
达来库布镇东南约25公里处,有一座被黄沙掩埋的古城,蒙古语将其称为哈日浩特,意思为“黑城”。
所有见过黑城的人,不可能不为它的形象震惊——荒凉的戈壁滩上,突兀地伫立着一座庞大的长方形土城——周长约1公里,东西434米,南北384米,历经数百年的风沙,10米高的城墙四周已经堆满了沙粒,城墙西北角上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极为醒目。狂野与苍凉,是黑城给我的第一印象。
进入黑城,城内的官署、府第、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市宏大的规模昭示着它曾经的繁华。
    据说,这场战争持续良久,冯胜久攻不下,只得命令官兵在距离黑城30公里处筑坝断绝河水。水源断绝很快让黑城难以为继,守将卜颜铁木尔不得不向冯胜投降。而这一行为,也使得日后数百年的时间内,原本沿黑城东北部流淌的黑河彻底改变走向,大片的绿洲、耕地从此荒芜。成片的胡杨林由于水源断绝而死亡,至今,我们仍能在这片沙地中看到上千棵胡杨为水源挣扎的惨烈场面。这场几乎重新书写了额济纳地区历史的战争,只换来《明史》中“至亦集乃路,守将卜颜铁木尔请降”十四个字。而无数绿色生灵消失的责任,又岂是这十四个字能够承担的?
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为防止北元政府凭借黑城在此攻击明朝城池,明朝政府决定将黑城建制撤销,人员迁往他处,从此以后,额济纳的历史迎来了大约300年的空白时期,一直到1698年土尔扈特部落的回迁,这里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弱水流沙
额济纳的生命取决于上游的来水量,扼住额济纳绿洲咽喉的,是一条发源于祁连山脉、全长约800公里的河流——黑河。两千多年前,这条河流还有一个更为诗意的名字,弱水。
在中国古代文献《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治水,“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曾在合黎山导引弱水,将其尾闾引至流沙深处。不论此记载确证与否,弱水对于干旱的额济纳的作用可想而知。
黑河是中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河,800余公里的长度,养育着上百万人口,在它的尾闾处,河水在流沙中四处漫溢,造就了额济纳绿洲。河水流淌到哪里,哪里就会植被繁茂、胡杨成林,反之,荒芜,就是这片土地的宿命。
在数千年前,黑河曾在额济纳冲击出一个大湖——居延泽。
城墙之内,是随处可见、散乱摆放的破碎砖瓦,数千年前,当人们离开这里时,是如此仓促,一切都来不及整理,就随意摆放在那里,任凭风沙侵蚀——感动、震撼、恐慌,各种复杂的感觉充斥在我的内心,我不敢说话,不敢发出任何一种声响,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我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数千年前的生灵。
我开始体会到一种莫名的情绪——历史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荒原之中,似乎如果不是我们的到来打扰了这里的平静,早已离开的人们,仍旧会在这座土城中生活,就像他们数千年前来到这里一样。此时,一切文字的描述都苍白无力。
那一刻我感到,历史,绝不在“书”中。
居延都尉府的城墙仅仅120厘米左右,完全没有一座府邸的气象——在后来的专家采访中,我得知,这里的原始城墙并非如此低矮,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城墙的地基——1000多年来,额济纳的风沙不断吹蚀,将此地的土壤吹走了120厘米。
在城墙附近的沙地中,我捡到了几个大约3厘米长、4毫米宽的陶制物品,向文物局的司机咨询,我才知道,这是渔网上的坠子。
两千多年前曾拥有一个巨大的古湖,在如今这片几乎寸草不生、荒凉无比的土地上荡漾,居延地区的居民们曾在荒漠中心的湖中撑船撒网——如今,时间如水般散去,留下的只是细碎的流沙——好在,还有一些痕迹,能让我们慨叹……

神树胡杨
胡杨,是额济纳最具标志性的物种。
目前,世界仅存三大片胡杨林,中国的塔里木河流域和额济纳河流域的胡杨林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片,占世界胡杨总数的90%。
每年的十月一日前后,到额济纳欣赏胡杨的人最为集中。那时的额济纳美丽得不像人间——在沙漠的围绕下金黄色的胡杨树叶层层叠叠,天空湛蓝如洗,耳畔是黑河水潺潺淌过。
    胡杨是中亚荒漠地区唯一适合生长的落叶乔木,为了适应荒漠地带的气候,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胡杨不断进化——荒漠地区土壤盐碱性较大,胡杨的细胞透水性比一般植物要强,它从树干、树根、树皮到树叶,都能吸收很多盐分,并通过茎叶排出。一棵成年胡杨每年能够排出数十公斤的盐碱,因此,胡杨对于土壤改良具有极强作用。
胡杨属于河岸林——它需要生长在河水两岸,每年一到两次的河水漫灌,就可以保证胡杨的正常生长。为了更为广泛地吸收水分,胡杨水平根系极为发达。一般胡杨的垂直根系可以深入到地下四米左右,而它的水平根系仅半径就可以达到80米。
额济纳胡杨最美的时候大约在每年的10月20日前后到来——那时,额济纳极大的昼夜温差,常常会在一到两天的时间内,让胡杨树叶全部落下。落叶时的美丽,是城市中的人难以想象的。清晨时分,胡杨林中小坐,西风吹起,仰头望去,漫天的胡杨树叶从蓝色的空中飘落,密集如黄色的雪花,沙沙作响——原来,落叶也是有声音的。
宝日几乎不会说普通话,和她聊天时,她的表达断断续续,当我问她,现在生活和以前比怎么样时,宝日表情严肃地看着我说,以前,额济纳所有的地方都是她的,她可以四处放牧,随便停留,如今,只有神树附近的一块土地属于自己,额济纳,已经不再是她的了。老人说完,眼睛低垂下来,望着火炉上正在冒汽的水壶,半晌无语……
   
玛宁查干
初到玛宁查干时,我们遇到了额济纳旗最好的天气——下午3点左右,沙漠中的热气渐渐消散,坐在嘎布亚图蒙古包边的长椅上,暖暖的阳光晒在身上,几乎感觉不到一丝风。后来我才知道,对于额济纳旗来说,这种安详简直是一种奢侈。
嘎布亚图,年过半百的蒙古汉子,土生土长的额济纳人。2009年10月,我在玛宁查干的戈壁摊上,见到了他。他的家就是荒漠中的三座蒙古包。
蒙古语中,玛宁查干是白色之雾的意思,据嘎布亚图说,最早这里曾有河水蜿蜒流淌,晨起的牧民常能见到水气弥漫在胡杨林中,所以才将这里命名为玛宁查干。而我们见到的则是成片枯死的胡杨、高大的沙丘,一切都是沧海桑田。
用嘎布亚图的话说,之所以要选择种梭梭,是因为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少恢复一些童年时所见到的额济纳的美丽风景;而之所以选择玛宁查干,是因为玛宁查干距离黑河很近,水源取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额济纳旗最大的风——用嘎布亚图的话说,“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
为了拍摄嘎布亚图的生活,我们与他一起在帐篷里渡过了五夜六天。这其中,我们被沙尘暴堵在帐篷里整整两天,夜晚,空旷的戈壁滩上只有这三顶帐篷,耳畔只有呼啸的狂风,想象中,那风一定是黑色的。
临别时,又是一天的沙尘。那天,嘎布亚图喝多了酒,一定要送我他用过的风镜,我以他种树更为需要这个东西为由推辞了。告别时,嘎布亚图突然失声痛哭,他说,你们在这里赶上了这么多次沙尘暴,走的这一天,天气还是这样,我们土尔扈特人来到这里时不是这样啊,再不种树,这里就彻底完了……那时,我忽然明白了他来此地种树的缘由。

治沙与用沙
额济纳,有极其狂野的风。
地处中国西北,大面积的戈壁与沙漠,植被稀疏,风,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额济纳的每一寸土地都饱经风霜。从西伯利亚来的冷风,需要穿过这里才能进入中国东南部的平原。年复一年,冷风将这片土地的沙石吹蚀、粉碎,将细小的沙尘从这片土地上卷起,在整个中国的东南部扬撒,甚至跨国海洋,将沙尘送到岛国日本。
额济纳的生态,决定着中国的命运。
然而,沙漠并非一无是处。
自然界的诡谲,不是人类能够想象——面对荒漠,我们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一切的盲目都会带来我们无法预知的危害。
面对自然,请先倾听……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