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人大社2015年1月新书快递03-《知识产权多维度学理解读》

2015年01月04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5/1/人大社2015年1月新书快递03-《知识产权多维度学理解读》.doc

 

 

书名:知识产权多维度学理解读(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吴汉东法学研究系列;“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书号:978-7-300-19931-3

作者:吴汉东                            

责任编辑:黄丽娟

页数:747

装祯: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定价:128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卖点

本书系知识产权法权威学者吴汉东教授对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浓缩了作者几十年学术研究的精华,是国内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的权威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读者定位

法学专业学生

大专院校法学研究人员

法律职业从业人员

◆作者简介

吴汉东,1951年1月出生,汉族,江西东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5月,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常委。2009、2011年两次入选英国《知识产权管理》(MIP)杂志评选出的年度“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名单。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吴汉东法学研究系列的一种,系统收录了吴汉东老师的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涵盖了知识产权研究的多个领域。国内现阶段的知识产权研究呈现出的是一种细节繁荣、理论贫乏的状况。本书着重对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基本范畴、基本体系进行相关研究。

◆简要目录

第一编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 

知识产权的多元属性及其研究范式 3 

关于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 23 

知识产权基本理论范畴研究——以无体物、无形财产、无形财产权为主要研究对象 43 关于知识产权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60 

简论知识产品的特点 69 

关于知识产权本体、主体与客体的重新认识——以财产所有权为比较研究对象 73 

罗马法的“无体物”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学理基础 90 

财产权客体制度论——以无形财产权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101 

关于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再认识——兼评“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 125 

法哲学家对知识产权法的哲学解读 136 

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中国语境解读 153 

试论知识产权限制的法理基础 177 

知识产权保护论 189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 208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30年 225 

知识产权学理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进发展 251 

第二编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 

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 257 

科技、经济、法律协调机制中的知识产权法 277 

知识产权法律构造与移植的文化解释 311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 336 

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问题分析 357 

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以《知识产权协议》与《世界人权宣言》为对象 384 

知识产权VS.人权:冲突、交叉与协调 404 

知识产权限制制度的法律变革 414 

试论反不正当竞争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425 

无形财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 439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450 

第三编著作权基本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著作权制度略论 479 

关于中国著作权法观念的历史思考 491 

“著作权”、“版权”用语探疑 502 

关于著作权若干问题的探讨 507 

著作权客体论 516 

关于“著作权保护思想的表现形式”理论的辨析 528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热点问题与思考 535 

网络版权风险控制与网络社会管理创新 542 

从电子版权到网络版权 555 

第四编私法理论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商品关系与民法平等原则 589 

试论全民所有制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599 

论特殊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615 

试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的法律调控体系 625 

试论市场竞争机制的法律环境 635 

论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对象 647 

论财产权体系——兼论民法典中的“财产权总则” 672 

关于遗传资源客体属性与权利形态的民法学思考 696 

试论人格利益和无形财产利益的权利构造——以法人人格权为研究对象 707 

电子眼监控与隐私权的利益冲突 719 

企业经营权法律模式的评价与选择 725 

罗马法的传播与法律科学的繁荣 734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 738

◆上架建议

法律  专著

◆书摘

我与知识产权三十年 

从读书到从教,我与知识产权结伴同行已有三十余年。读书、教书、写书,一直秉持学者本色,自诩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学法、讲法、立法,践行法治理想,是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光明日报语)。我是“文化大革命”前的“老三届”毕业生(1967级初中毕业生),亦是恢复高考后的“新三级”学人(1977级本科生),自1982年毕业留校工作以来,教研活动从罗马法到民法均有涉猎,而后转向专治知识产权。从我的第一本教材《知识产权法概论》(1987年)、第一篇文章《试论〈民法通则〉中的知识产权制度》(1986年)乃至新中国第一篇知识产权专题硕士学位论文(1986年)开始,我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知识产权领域,时至今日已有十多本著作、百余篇论文、近百场讲座。 

三十余年来,我致力于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专注于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法律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二是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坚持自由探索与问题导向、坚执学理探究与术用应对、坚守专业研究与学科融通,这是工作者应有的学者品格和学术素养。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我认为,知识产权的学术研究,既不能坐而论道,也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是学理研究和应用研究两者的结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将学术解析为“学理”和“术用”。他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我的理解是:知识产权学理研究必须以应用为目标,如果纯粹理论探究而失去应用目的,就没有常青的学术生命活力;知识产权术用研究又要以一定的学理为指引,倘若应用研究缺乏深厚的学理,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命基础。因此,知识产权学者一定要把学理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学理研究中的法学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空想主义,也要防止应用研究中的法律机械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三十余年践行此道,虽谓有果却未有大成。2010年,承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不弃,计划将我的著述列入“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经过两年的整理、加工,计有七部著述将陆续出版,它们是《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知识产权总论》、《无形财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多维度学理解读》(论文集)、《知识产权中国化应用研究》(论文集)、《我为知识产权事业鼓与呼》(演讲、访谈集)、《罗马私法与现代民法》。上述作品涉及知识产权基本理论研究和知识产权主要制度研究,同时包括民法的相关问题;写作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年,但多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从事知识产权教研工作以及相关法律实务的心路历程。 

该系列的出版,得益于各位同行、学生乃至许多读者的帮助和支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各位编辑,他们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有时使我这个学术上较真的人也感到汗颜;感谢我的学生熊琦博士、李瑞登博士以及博士生瞿昊晖、锁福涛、张颖和研究生夏壮壮为本套书的打印、校对、查找资料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感谢全国法学界特别是知识产权界同行、读者对本人著述给予的厚爱与关注。 

三十余年来,我一直在知识产权园地教书、写作,但“教习”不为晋仕途,“学究”并非稻粱谋。微博言:今天做了明天还想做的是事业,今天做了明天还得做的是职业,我以“学术为志业”(马克斯•韦伯语),有幸将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与所喜欢的职业合为一体,因而是苦中有乐,乐此不疲。我的学术生涯还在继续,虽已过耳顺之年,但常常以“60后”自居。以书为伴,书伴人生;与法同行,法行天下;释放知识产权制度“正能量”,发出知识产权事业“好声音”,这就是我——一个中国知识产权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