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人大社6月新书快递2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015年06月29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5/6/人大社6月新书快递2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oc

 

 

书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书号:978-7-300-21316-3

作者:罗大玉 龚晓 魏晓欣 等 

责任编辑:高媛

页数:251

装祯:平装

出版时间:2015-06-11

定价:49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卖点

本书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解纷机构(个人)、解纷程序、当事人的情况、其他参与人的状况及互动关系等方面作出立体和动态的法社会学式的描述,力图从“纠纷解决”这一民间法的实践过程,揭示少数民族服膺的独特的社会正义实现样式,集中展现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整合传统与现代、世俗与宗教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形成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读者定位

法学专业学生

大专院校法学研究人员

◆作者简介

罗大玉,男,汉族,1957年6月生于成都,教授、硕士生导师。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BFX06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负责人,主持省、厅级课题多项,在人民论坛、前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解纷机构(个人)、解纷程序、当事人的情况、其他参与人的状况及互动关系等方面作出立体和动态的法社会学式的描述,力图从“纠纷解决”这一民间法的实践过程,揭示少数民族服膺的独特的社会正义实现样式。类似社会纠纷适用不同解决机制的原因在于某些社会生态因素影响力的差异。民间与国家、世俗与宗教的纠纷解决机制衔接、整合,需要相互利用各自具有的不同“权力资源”,取长补短、相互支持。本研究集中展现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整合传统与现代、世俗与宗教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形成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简要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 

第二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调解组织机制 

第一节 基层调解组织解决机制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基层调解组织解决机制的现状 

第三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行政调解与裁决机制 

第一节 行政调解与裁决解决机制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行政调解与裁决解决机制的现状 

第四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司法诉讼机制 

第一节 司法诉讼解决机制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司法诉讼解决机制的现状 

第五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权威”纠纷解决机制的 “结构—功能”分析 

第一节 “民间权威”纠纷解决机制的“结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影响“民间权威”机制功能发挥的社会因素 

第六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调解组织机制的“结构—功能” 

第一节 基层调解组织机制的“结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影响基层调解组织机制功能发挥的社会因素 

第七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行政调解与裁决机制的“结构—功能” 

第一节 行政调解与裁决机制的“结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影响行政调解与裁决机制功能发挥的社会因素 

第八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司法诉讼机制的“结构—功能” 

第一节 司法诉讼机制的“结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影响司法诉讼机制功能发挥的社会因素 

第九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原理 

第一节 案件分流 

第二节 功能互补 

第三节 利益比较 

第四节 系统整合 

第十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方式 

第一节 基层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大调解” 的运作实践 

第二节 “民间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与大调解机制的互动实践 

第三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调查问卷及分析 

后 记

◆上架建议

少数民族  民事纠纷解决  法律

◆书摘

纠纷是人类的一种生存常态,它一方面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秩序, 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恒久的动力。因此,探索纠纷解决的方式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尤其是法学研究所不可忽略的。 

一、研究现状 

目前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主要包含四部分:一是有关少数民族民间法的研究中涉及调解等纠纷解决制度的介绍。典型的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 习惯法研究》(高其才),《民间法》(谢晖、陈金钊主编),《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转型研究》(徐晓光),《巴楚民族文化圈研究——以法律文化的视角》(曾代伟主编),《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资料集》(张济民 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海乃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陈金全主编),《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龙大轩),《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美]埃里克森)等。二是从历史的纬度对传统调解等纠纷解决机制的发 展演变及其社会背景的嬗变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典型的论著如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现代化前夕的中国调解》([美]柯恩),《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美]黄宗智),《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日]滋贺秀三等)等。三是对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的结构、功能进行描述和分析,旨在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典型著作 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范愉),《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美]布莱克)等。四是立足现实社会,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对国家司法、行政在民间基层的实践进行描述和分析。论著有《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 度研究》(苏力),《“法律”是如何实践的——一起乡村民事调解案的分析》(强世功),《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乡村司法的图景——一个 驻村干部的办案方式述论》(喻中),《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 制度研究》(强世功主编),《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徐昕主编),《权力与 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赵旭东),《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日]棚濑孝雄)等。以上第一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方式、过程的真实材料和理论分析。第二方面的研究虽然大都立足历史上的中国汉族地区,但我们的研究对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与外界相对隔绝,处于国家权力的末梢而传统相对保留完整,因此,作为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宏观背景下的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对我们研究今天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第三方面不同类型的纠纷解决机制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意义的研究为我们对传统、官方和半官方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分析和比较提供了理想“模型”。第四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即一种法社会学的关系/事件的叙事分析方法,我们的研究将选取典型事件的叙述并对其过程进行有意义的分析。 

现在,“学界加强了民间法如何在国家正式法律体系中发挥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对在司法领域中民间法如何发挥‘法'之作用,成为分配主体权利义务之根据的研究,使得民间法在法治的框架内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说,有关此方面的研究一定会成为今后民间法研究之重要内容。因为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制定新法的目的主要在于多方面的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所以无论民间法如何主张话语权力,其自身的正当性仍然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予以 证明,其始终面临着与国家法的调适,而这些都需要具体的制度与机制安排,否则民间法理论研究很难在操作层面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