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人大社6月新书快递34-《地球村的故事(明德书系•文学行走)》

2015年06月29日

请点击下载

/UploadFiles/XXGL/2015/6/人大社6月新书快递34-《地球村的故事(明德书系•文学行走)》.doc

 

 

“明德书系•文学行走” 丛书简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学行走,远路与情思。

“明德书系•文学行走”首批散文作品收录了著名作家余光中、陈丹燕、尤今、刘再复、绿绮士、李焯芬等人精选旅行文字,共6本,于2015年6月底出版。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或者说旅行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除了对旅行攻略表现出极大兴趣的同时,充满文化、历史底蕴的旅游文学也应运而生。很多的作家在行走中的所见、所感、所思在引领读者前往目的地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生命、对自然、对历史的诸多思索。而作家笔下的文字,也成为他们自己文学世界的一部分。

这一套明德书系•文学行走,就是这样,作家像一个学识渊博的导游,带领读者一起开启一段文化之旅,心怀敬天惜物,我们便可在书桌旁,感受自然、倾听历史、感悟人生。

 

地球村的故事(明德书系•文学行走)(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精选散文,跨越上百国家,行走中涤荡心灵!)

作者:[新] 尤今

ISBN:978-7-300-21435-1

定价:28.00元

出版时间:2015.6

装帧:平装

尺寸:大32开

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特色卖点

★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游记精选。 

★跨越上百国家的行走文学,荡涤心灵。

关键词

尤今 旅行 随笔 散文 

上架建议

现当代文学•散文

作者简介

尤今,原名谭幼今,出生于马来西亚,成长于新加坡。毕业于南洋大学中文系,获荣誉学士学位。著有《附身》、《花季》、《迷园》、《自传小说》、《漂流之旅》、《花间迷情》、《七世姻缘之台湾:中国情人》等。曾以《杀夫》获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首奖;2002年获颁第十一届赖和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化部颁赠最高等级“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2年荣获吴三连文学类小说奖。

内容介绍

地球,就好比是个五光十色的大村庄,里面的千家万户,各以不同的方式来过活,犹如织布机上五彩的丝线,展现了截然不同的面貌。斑斓也好,单调也罢,每家每户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降生于世,实际上就是一趟单程旅行,必得把握良机,好好地把我们住着的地球村看一看、逛一逛;在彼此尊重的大原则下,增加了解,减少误解,使颗颗陌生的心灵得以接近、靠拢,也使人心得以变得更加澄清明净。

目录

古巴风情(Cuba古巴)  

人间仙境冰岛(Iceland冰岛)  

印度洋里的宝石(Sri Lanka斯里兰卡)  

藏区里的童话世界(China中国)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Myanmar缅甸)  

一壶清茶喜相逢(Morocco摩洛哥)  

天堂与地狱的交汇点(Haiti海地)  

自绘人生图案的女人(Laos老挝)  

弱肉强食的世界(South Africa南非)  

小镇立在葡萄绿影中(France法国)  

穴居的柏柏尔人(Tunisia突尼斯)  

黑海畔的珍珠(Bulgaria保加利亚)  

无声的乐曲(Czech捷克)  

欢笑满墓园(Romania罗马尼亚)  

千山环绕的世外桃源(Pakistan巴基斯坦)  

罂粟花魂(Thai泰国)  

好朋友(Vietnam越南)  

我的华沙老房东(Poland波兰)  

寸寸土地皆故事(Kenya肯尼亚)  

头巾的故事(Iran伊朗) 

摘录

印度洋里的宝石(Sri Lanka斯里兰卡)

※之一:印度洋里的宝石

有人把斯里兰卡比喻为滴落在印度洋里一颗小小的泪珠。

长期以来,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之间剧烈的冲突使斯里兰卡惨惨地陷入内乱的漩涡里,直到二○○九年,这场长达二十六年的血腥内乱才得以平定。

在动身之前,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个饱经内乱的国家是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的,我甚至荒诞不经地把它想象成一个乞丐遍地而失业汉处处游荡的地方。

然而,我错了,错得一塌糊涂。

斯里兰卡,完完全全是旅者的乐园。

不错,这是一个有待发展的贫穷国家,百姓平均月薪折合新币才百余元;但是,大家都很有尊严地工作,只有极少数身体残缺者静静地坐在街头巷尾,等待施舍。

在宗教文化长期的熏陶下,笃信佛教的斯里兰卡人谦恭有礼、温良和顺、脸上老是眯眯地笑着,好像分分秒秒都是好时光、年年月月都是好日子。他们的手老是伸着,伸得长长的,不是要向你讨东西,而是诚心诚意地想给你伸出援手,想给你送上温暖的友情。就算独自在路上走着,你也知道你并不孤独。这样的感觉,着实让旅人感到分外窝心。

斯里兰卡匪夷所思的干净,也给了我极大的惊喜。

我逛游了中南部九个大小城市,市容整洁,就连偏僻的后街或是窄小的巷子,也都是干干净净的。

有人说,公共厕所是一个城市整洁指数的“试金石”,斯里兰卡完完全全是能够通过这项严峻考验的。记忆里最深刻的一次经验是,到小城努沃勒埃利耶(NuwaraEliya)中央市集那天,刮风下雨,盈耳尽是乌鸦的絮聒。内急,伫立一隅的公共厕所砖露瓦现,看起来简陋不堪,我硬着头皮屏住呼吸走进去,哎哟,里面竟是令我大开眼界的一方净土!

原来贫穷与邋遢并不是“连体婴”啊!

和当地人讨论这种令人赞叹的现象,有两个人的看法值得一提。

博物馆讲解员瑞弯纳表示:几年前,有关方面颁布新措施,乱抛垃圾者罚以重款,执法如山,上行下效。然而,他指出,最根本而又最关键的是,性好整洁的斯里兰卡人对于保持环境整洁有着很好的自发性,法律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他说:“习惯了大环境的干净,忍受不了小环境的龌龊;每个星期天,我都会领着一家大小在家里进行大扫除,务必做到纤尘不染为止。”

语文教师拉妮雅的话最发人深省,她说:

“我告诉学生:国家每一寸土地都是属于你们的,让它时时刻刻保持仪容的整洁,就是你们对国家一份最好的献礼!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自小对国土生出了根植于心的爱,一生一世都不会随意污化环境!”

斯里兰卡是得天独厚的,六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居然有多达八个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里。像阿努拉德普勒古城(Anuradhapura)、波隆纳鲁沃古城(Polonnaruwa)、斯吉里亚古城(Sigiriya),简直就是一个一个露天博物院耶!我们在断垣残壁中穿梭来去,钻入历史的魂魄里,醉倒于古建筑群深邃的文化内涵中。讲解员满脸自豪地说:“我们斯里兰卡穷得只剩下满天满地的古迹了。”听了,羡慕得直想流泪。

斯里兰卡又是千娇百媚的。

浩瀚磅礴的海,绵延无尽;高低起伏的山,巍峨险峻;智者和仁者,都各得其所。

斯里兰卡,不是一滴悲伤眼泪,不是的。

它是镶嵌在印度洋里的一颗宝石,晶莹剔透,无比璀璨。

※之二:海啸的反思

“我们住在离大海大约十公里处。那天早上,大量海水突然涌进了屋子里,我还来不及发出惊喊,便发现自己竟已踉跄在澎湃的海水里了。当时,我怀里正抱着襁褓期的幺儿,长子手脚敏捷地把婴儿从我怀里接过去。强大的水势把我们冲出屋外,那儿有棵大树,我和儿子抓住树枝,死命往上爬,再从树梢攀上屋顶去。看着来势汹汹的滚滚波涛,我绝望地说:完了,我们完了!儿子说:妈妈,您不要怕!话刚说完,大树竟在强劲的冲击力里轰然倒下,我紧抱着树干,在水里上下浮沉……海啸过后,我侥幸地活了下来,可我从此再也见不到我亲爱的孩子了。直到今天,我还在找,找我那两个失踪了的儿子……”

读着张贴于海啸照片纪念馆这则以英文手书的真实故事,我觉得有眼泪从心里流了出来。

海啸照片纪念馆位于斯里兰卡南部濒海城市加勒(Galle)一个名字唤作特瓦塔(Telwatta)的村庄里。

对于斯里兰卡人来说,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个像“碎纸机”般的日子,把一切的快乐碾成了永难复原的碎片。

那天早晨,斯里兰卡东南部的海岸区一如既往,游客云集,突然,异象冒现:天上群鸟乱舞,地上猫狗乱窜,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海水突然好像受到了惊吓一样,不明所以地退退退,退、退、退,退到了离海岸线两三百米以外的地方,露出了光秃秃的河床,好像一个狰狞恐怖的大嘴巴,等着吞噬无辜的生灵。岸上的人啧啧称奇,然而,过了不久,居心叵测的海水突然挟着雷霆万钧之势卷土重来,既凶又狠,浪高数丈,力摧宇宙。顷刻之间,天翻地覆,船在陆上、舟在树上、车飞上天、屋成瓦砾。人呢,像撒在海里不计其数的米粒,全被凄凄惶惶地卷得无影无踪。

这场浩劫,造成斯里兰卡四万余生灵罹难,还有无可计数的失踪人口。它像一把乱挥乱舞的匕首,把幸存者的心砍得鲜血淋漓,留下了永世无法痊愈的伤。

有个丹麦人Jacky,为了给历史留痕,二○○七年以一所被海啸破坏而重新修补的破落房子作为永久馆址,展出她通过各大管道广泛搜集的上千帧新闻照片和多则感人的真实故事。一方面反映了海啸所带来的无尽破坏与黑暗,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重新建设的力量和曙光。曾经历过上述海啸的卡玛尼(Kamani),是现任馆长。

尽管已事过境迁,可是,现年三十七岁的卡玛尼在向我忆述八年前这场浩劫时,犹有余悸。她说:

“那天早上,我听到了犹如炸弹一样的巨响,两百米之外的印度洋发动了第一次侵袭,我看到海水漫了过来,我和家人发狂一样地跑,跑到两公里以外的那所庙宇,在那儿过夜。老实说,当时,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海啸,一心认定只是海水泛滥。隔天回返,才发现家园全毁。许多人,为了抢救屋内财物而没及时逃命,全都死在半小时后第二波毁灭性的侵袭里。”

我在纪念馆里慢慢地走着,细细地读着一则又一则配搭着照片的真实故事,突然,目光被一张放大的彩色照片攫住了。照片里的妇人,泪流满脸地仰头嘶喊:

“我不想活,可我却活了下来,得日日面对无穷无尽的痛苦。这是我应得的报应吗?如果是,那么,请告诉我,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痛苦,是她伤口上的一株仙人掌,那针般的刺,已长到心上去了。

海啸,到底是地球一声无奈的叹息,还是一个愤怒的咆哮?

长期以来,我们到底有善待这唯一的地球吗?

※之三:螃蟹与蟛蜞

有时,不免要想,螃蟹前世必是我宿敌,所以,今生一看到便想吃。

说来汗颜,到斯里兰卡去的其中一个大动力,竟是可以天天狂吃大螃蟹。暗自盘算,点食螃蟹时,黑胡椒、白胡椒、蛋黄、奶油、清蒸、麦片、咖喱、辣椒,各种做法,逐餐轮流吃,就算吃得打横走,也还是值得的。

没有想到,我的计划,全盘落空。

大螃蟹在它的故乡斯里兰卡,竟然不是唾手可得的。

科伦坡(Colombo)中餐馆麇集,少说也有三四十家,当地人常常自我调侃地说:“我们的中餐馆啊,比中国大陆还要多耶!”

到“168中餐馆”去,点菜时指定要一公斤以上的大螃蟹,侍役一听便摇头说道:“大螃蟹?没有!全都出口到新加坡去了。我们这儿只有五六百克的!”我叹了一口气,委曲求全地点了咖喱螃蟹,小小的一只,好像发育不良,吃得索然无味,与鸡肋无异。

次日,拨电到著名的喜来登中餐馆预定大螃蟹,要求重量在一点三公斤左右有着丰厚肉质的那种,餐馆经理迟疑着说:“我不能保证一定有,不过,一定会尽力帮你找!”后来,拨电通知我说,供货商已找到了一只重达一公斤的。

兴冲冲地赶赴餐馆,令我大感错愕的是,端上桌来的这只大螃蟹,居然只有一只钳!

召来领班,问道:“还有一只大钳呢,去了哪里?”

领班老老实实地说:“螃蟹来货时,全都是单钳的。”

“什么!斯里兰卡生产单钳螃蟹?”我愕然问道。

“不是啦!”她笑了起来,“许多螃蟹,因为打架受伤或者搬运时不慎而掉落了一只钳子。这些肢体残缺的螃蟹,全部保留内销;那些质量上好的、双钳齐全而硕大肥壮的,通通通通都外销到新加坡去了。”

哎呀,过去,我真是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新加坡人啊!

在科伦坡,有家以螃蟹为号召的餐馆,名字唤作“Ministry of Crab”。餐馆入口处,竖立着一个大大的广告牌子,上面以风趣诙谐的语言写道:

“亲爱的顾客:斯里兰卡螃蟹长久以来俘虏着新加坡饕餮的心,我们向您保证,本餐馆的螃蟹质量,绝对等同于外销到新加坡的,唯一的不同是,它们更为新鲜,在捕获之后,不需要乘搭飞机,立马便送上桌来……”

莞尔之余,细看价目表,边看边心惊。半公斤者,一只售价二千五百卢比(折合新币二十五元)。价格依重量而渐次提高,一公斤者售价居然高达五千七百卢比(折合新币五十七元),这就相等于当地劳力者半个月的薪金呀,吃了又如何消化?

当天傍晚,到海畔欣赏日落。

在沙滩上一字排开的小食摊,卖的清一色是油炸食品。经过几番轮回的油,黑得像森林的夜。丰腴的油味,好似绽放着的烟花一样,热热烈烈地喷洒出满地艳艳的芬芳。我发现最受当地人欢迎的是油炸蟛蜞,这种体积超细超小的螃蟹,千依百顺地趴在香香脆脆的面饼上,我见犹怜。

当地人围着小食摊,买一大包,一家大小你一个我一个地抢着吃,当夕阳慢慢慢慢地坠落于海面时,整个沙滩都是咀嚼蟛蜞所发出的声音,“咔嚓、咔嚓、咔嚓”,仔细再听,那竟是蟛蜞满足的喟叹,兴许是它们觉得自己能够小小地抚慰国人贫瘠的胃囊,因而把自家的四分五裂当作是一种快乐的奉献吧!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夕阳被贪婪的大海吞噬后,蟛蜞的“咔嚓”声依然欢喜地回荡着……

※之四:化腐朽为神奇

到“大象孤儿院”去参观的那一天,正好碰上管理员领着数十头大大小小的象到附近的河流去洗澡。有些象,一边欢快地走着,一边畅快地拉粪,一坨坨粪便,很大很大,热腾腾的。最令我诧异的是,这些色若夕阳的粪便,全无异味,更无臭味;仔细看时,金灿灿的粪便里面,掺杂着许多无法消化的草茎、叶子和纤维。

在斯里兰卡中部象群聚集的滨纳瓦拉村(Pinnawala),慧心独具的斯里兰卡人,在大象的阿堵物里,兴奋地嗅出了商机。

他们利用象粪来制造纸张。

哟,用象粪来造纸?

是的,千真万确。

大象食量极大,以吃香蕉、椰子和棕榈叶为主,每天消耗的食物多达一百五十至三百公斤(视体积大小而定);然而,它们消化系统不好,只能吸收大约百分之四十的食物,其余的全都会排出体外。这些消化不了的植物残渣,便成了斯里兰卡人造纸的原料。

在滨纳瓦拉象粪造纸厂里,我亲眼目睹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整个过程。

一坨坨象粪在清洗过滤后,留下一堆堆纤维状的东西。曝晒一天,让之尽情吸收阳光的精华;再加入沸水、盐和小苏打,狠狠煮上两天,彻底消灭匿藏着的细菌。然后,从植物里抽取色素,把煮就的原料漂染成白、红、橙、紫、黑、橘、黄这七种颜色;再分别碾碎,打成浆,之后,筛浆脱水,铺平,晒干成纸。

这些纯然以象粪制成的手工纸,不像那些以树皮为原料的机制纸一般光滑、纤细、亮丽,但是,它所呈现的粗糙纹理,却正好展现了一种原始朴实的大魅力。

把象粪纸捧在手里,我啧啧赞叹,我觉得它充分地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圆融,也完美地展示了人类废物利用与再生循环的惊人创意。

滨纳瓦拉象粪造纸厂的老板沙虚罗斯得意洋洋地说道:

“我的造纸厂,就设在大象孤儿院附近,那儿收养了八十多头在森林被母象遗弃或因伤残而无法自立的大象和小象,每天排出的粪便不计其数,因此,我造纸的原料,是予取予求的。”

一公斤象粪,大约可以制造两百克的纸张。由于这是手工作业,因此,制造过程极为缓慢。然而,在机制品处处泛滥的今日,象粪纸恰恰好似噪音里一个清脆悦耳的音符。

沙虚罗斯进一步指出,以象粪造纸的概念,其实源于肯尼亚。然而,这些年来,“象粪工业”在肯尼亚停滞不前的一大原因是,除了造纸之外,肯尼亚人并没有进一步研发出其他产品;富于创意的斯里兰卡人呢,却让象粪“八面玲珑”地化为笔记本、贺卡、笔筒、书签、相册、信笺、台历、铅笔盒、梳妆盒,还有各式各样雅丽精致的摆设品,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令人目不暇给,大开眼界。

在非洲,大象的主粮是草,粪便所含的成分不同,制成品的质地和韧性都不若斯里兰卡。沙虚罗斯将一个笔筒放在地上,整个人站了上去,那笔筒呵,居然丝毫无损,结结实实地保持着原貌,它那惊人的韧性,着实令人咋舌!

象粪,是斯里兰卡人的骄傲。

据说当地各界名人都刻意使用以象粪制成的名片;而以象粪制作的各式精美纪念品,也是斯里兰卡政要馈赠国外贵宾的礼品。

有个美国游客异想天开地问沙虚罗斯:

“象粪,可以做成汉堡包吗?”

闻者无不捧腹大笑。

在笑声里,我却想道: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嘿嘿!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