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6种出版物入选《2015年农…

追忆似水流年 品味留学人生

《大国的责任》、《梁衡红色经…

李海峰《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暨《人民观…

六十春秋耕耘学术沃土 甲子华…

新浪书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出…

人大社:承载光荣梦想传播先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互…

我社3位编辑入选“全国大中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毛术…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人大…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英文版签…

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中日关系大事辑览》精彩节录)

2012年01月04日

(《中日关系大事辑览》陈锦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出版)

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记有:“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市即徐福,入海后,“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中国五代时期的后周僧人义楚,在其《六帖》中指出,“平原广泽”就是日本。明朝初年,日本和尚绝海中津到南京,向明太祖朱元璋献诗,其中就写道“熊野峰前徐福祠”。清朝晚期的黎庶昌、黄遵宪驻节日本,都到过徐福墓并有题记诗文。徐福故事,史载有据。但徐福是否到达日本及其确切地点,史有存疑。徐福东渡求仙,是中日两国间流传最早、最广的交往佳话。
    ○日本的考古资料证实,在日本的“绳纹文化”及其向“弥生文化”的过渡时期(约公元前3—2世纪前后),中国的农耕文化和水稻栽培技术,以及铁器、青铜器的冶炼锻造技术开始传入日本,是中日之间早期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把居住在日本群岛上的人称为倭人,称日本为倭国。这个称呼当时并无禁忌,亦为日本人所承认,倭五王时代就曾主动要求中国南朝宋文帝册封其为倭国王。倭国正式更名为日本,约在公元670年(唐朝总章三年、倭天智九年)。中国早期记载中日间交往的史籍,有《山海经》、《史记》、《汉书》和《论衡》。《汉书•地理志》明确记有:“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相见。”王充的《论衡》三次提及“倭人贡鬯(chang)”的史实。鬯是一种带香味的草,加入酒中增加香味。
    ○公元57年(东汉中元二年)日本遣使来中国东汉都城洛阳修好,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公元1784年在北九州的志贺岛,当地农民勘兵卫发现一枚金印,后经日本考古学家冈山奇敬、金石学家井上光贞等鉴定,这颗汉字阴刻篆体“汉委奴国王”金印,即为汉光武帝所赐“印绶”,现已作为日本国宝陈列在福冈市博物馆。东汉永初元年,“伊都国国王师升遣使入贡,献生口(奴隶)百六十人,愿请见。”中国史书对倭奴国和伊都国的使节先后到达洛阳,都有正式记载。
    ○公元二世纪以后,在中国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倭国、倭王不断派出使臣到中国朝献、朝贡和请求册封。到了4世纪(中国西晋及东晋时代),天皇统一日本后,陆续从中国引进文字、制度、儒学、工艺、技术等,开始奠定治理国家的基础。
    ○公元522年(梁朝普通三年)司马达止赴日本传习佛教,成为日本接触佛教的肇端。
    ○在中日交往的历史长河中,隋朝和唐朝,特别是唐朝,是中日友好来往的黄金岁月,谱写过一系列光辉篇章,对两国后世的影响特别广泛和深远。
    公元600年(日本推古帝八年),摄政厩户王子(死后谥为圣德太子)首次向中国隋朝派出使节,正式进行国家间的交往。《隋书•倭国传》记载有:“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七年后,即推古十五年,以大礼小野妹子为正使,携带倭王国书,第二次派遣使节团访隋。日本《经籍后传》记述:“是时国家书籍未多,爰遣小野臣因商于隋国,买求书籍,兼聘天子。”在这次使节团携带的国书中,正式写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的词句,招致隋炀帝对国书内倭王自称“天子”不满,表示“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在隋朝不到三十年内,日本先后共四次派出遣隋团,除主修佛教和儒学外,还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技术、医药以及政府机构设置、法制律令等进行了考察学习,带回日本借鉴运用。
    ○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日本第一次派出由犬上御田锹、惠日率领的遣唐使,至公元894年(中国乾宁元年、日本宽平六年),宇多天皇第十一次派出菅原道真率领的遣唐使。此后,因为日本经济困难和唐朝发生战乱,菅原道真上书天皇,建议停派。经历了260多年的遣唐使至此终止。日本历次派出的遣唐使都有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对于两国的交往和友好合作,对于两国的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大化革新最为显著和重要。
    ○公元640年,圣德太子要在中国留学三十多年的高向玄理和留学僧南渊请安归国,并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与思想文化典籍,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建立封建统治提供借鉴。公元645年,孝德天皇决定采用中国纪年,定年号为大化。从这年开始的改革,史称大化革新。天皇任命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顾问),以唐朝政府的律令为蓝本,参酌日本习俗,制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公元646年,颁布诏书,按照中国儒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将原为臣、连、伴造所领有的土地和人民,一律收回公有,成为公土与公民。接着,仿效唐朝的“租、庸、调”制,对土地实行班田收授法,规定农民在得到班田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田赋和兵役义务。在政治制度方面,仿效唐制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区划与组织,在倭王所在地设京师和畿内国,地方设国、郡、里。同时整顿军事、交通制度。大化革新经过50多年的反复较量,终于在公元701年编成日本封建国家最完备的法典《大宝令》,实现了以中国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为国家的理想。大化革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国家的起点。所有这些,正如英国著名学者阿•汤因比所评述的:“从理论上讲,整个日本帝国都是按照中国的模式管理和征税的”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影响最大的是文字。日本古代没有自己的文字。成书于公元720年的日本最早历史典籍《日本书纪》,就是全部用汉字书写的。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的《十七条宪法》、《大宝令》、《养老令》、《弘仁式》中的诏、欶、税则、法制等,都是用汉字写成的。唐德宗时在长安青龙寺学佛经的日本和尚空海,编篆了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篆隶万象名义》30卷,推进了汉语在日本的传播。汉字有楷书体和草书体之分,日本人在应用时,男子多爱用正楷体及字头、偏旁,并逐渐代替繁体汉字,形成了片假名。与此相反,女子多爱用汉字草体,并形成平假名,当时又叫“女子体”。片假名和平假名的出现,使日本文字发生根本变化,逐步脱离汉字而独立发展,最终形成了日本民族的文字。现在,日本使用的有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种文字,有时也使用罗马字。在书写时,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大都使用汉字书写。一般通用汉字约3000个,其中常用汉字为1945个。
    ○公元6世纪初,中国儒家经典传入日本,后被称为儒教,是两国源远流长的重要文化交流,在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风尚上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日本确立君权和君臣秩序,建立封建制度等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续日本纪》的记载,中国经史是当时日本朝野学习的主要典籍。神户景云三年(公元769年)十月记有:“伏乞列代诸史各给一本,传习管内,以兴学业。诏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各一部。”在镰仑时代传入的朱熹学说,到了江户时代,更是被奉为“官学”。明治维新时期的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现代企业之父”,主张一手拿算盘,一手举《论语》,强调“《论语》和算盘,二者应该相伴随、相一致”,企业家要见利思义,义利结合。直至现代,在日本中学的语文课本《国语综合》中仍有汉语篇,节选《论语》、《史记》的部分章节。德育课《伦理》教材中有“人的自觉”一章,主要介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老庄学说。高中必修课《世界历史》,也介绍有中国唐朝文化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奈良,古称平城京,是日本古代文化的发祥地。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公元710年,由归国的遣唐史仿照中国唐都长安,按四分之一比例修建,直至793年的近一个世纪内,由元朝天皇迁都于此,史称奈良时代。位于奈良五条町的唐招提寺,根据圣武天皇敕命,由鉴真大师于759年创建,是日本“天平文化”的明珠,寺内金堂、讲堂等五处被定为日本国宝。“唐招提寺”匾额,由日本效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字体书写。据日本《高野圣》记载,唐朝皇宫殿壁上王羲之的墨迹遭到损坏后,由日本在长安的留学僧、书法家空海补写,几乎和原字一样。这些珠联璧合的佳话,成了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美好象征。
    ○在中日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两国移民作出了重大贡献。留在日本的中国移民,被称作“归化人”(现在学术界称“渡来人”),在早期史书《大事记》、《日本书纪》中都有记载。日本的史学家冈晃在《归化人》中写道,“我们不论谁的血液中,都含有百分之十或二十古代归化人的血液。”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弓物君、东汉直、西文首等。这些移民喜欢自称是秦始皇或汉高祖的后裔。秦氏一族的活动,主要在农业技术和农业有关的土木工程方面,养蚕业和制丝业也是主要的产业。在现今的京都岚山一带,他们修筑堤坝,开渠灌溉,使旱地水田化。日本学者称赞秦氏一族开发京都盆地,“不仅把农耕技术,也把养蚕和绢丝法移植于此。”从中国传入的冶炼和锻造技术,与日本工匠的智慧和劳动相结合,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日本刀。
    在移居日本的中国人中,最有影响的杰出代表人物是中国高僧鉴真和尚。公元742年(唐朝天宝六年),鉴真应日本高僧普照的邀请,东渡日本。历时11年,前五次均失败,第六次以66岁高龄,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冲破惊涛骇浪,东渡成功。伴随鉴真赴日的僧人先后死去36人,因挫折失去信心而离开的有200多人,最后只有法进等14名僧人弟子、智首等3名女尼、潘仙童等佛使共计24人,随鉴真到达日本。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授戒法,改革积弊,使律宗终成独立教派。日本圣武太上皇和孝谦女天皇诏欶命:“大德远涉沧波而来,喜慰无喻。朕造此东大寺,经十余年,欲立戒坛,传授戒律,自有此心,日夜不忘。今诸大德,远来传戒,冥契朕心。自今以后,授戒传律,一任大德。”鉴真还带去了新译的《华严经》,以及中国盛唐时期的建筑、雕塑、医药等先进文化技术,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公元1980年4月,由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等护送,鉴真塑像回中国巡回展览,历时40天。鉴真塑像是公元763年鉴真圆寂后,由他的赴日弟子忍基塑成,被尊为日本国宝。邓小平为《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纪念集》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在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鉴真是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
    ○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又叫朝衡),19岁时被选为留唐学生,到长安入太学,后考取进士。日本人在中国学习,通过科举途径取得官职的,晁衡是第一人。他的诗文很好,深得唐玄宗赏识,曾被任命为秘书省秘书兼卫尉寺的卫尉卿(从三品)。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代宗升他为安南节度使(正三品)。大历五年,晁衡以73岁高龄卒于长安。唐代宗为表彰他的功绩,追赠为潞州大都督(从二品)。晁衡与王维、李白、储光羲等往来酬答,交往甚密。王维曾写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诗前序文称:“海东国,日本为大。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晁司马结发游圣,负笈辞亲,问礼于老聃,学诗于子夏。”
    公元753年,晁衡乘日本的遣唐使船回国,途中突遇风暴,同行100多人遇难,晁衡与藤原等10人漂至南海驩州(即安南)获救。李白不知情,误以为晁衡遇难,特作诗《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全诗感情充沛,意境优美,成为传颂千古的中日文化交流名作。
    ○公元806年,日本空海和尚从中国带回茶籽,献给嵯峨天皇。在天皇倡导下,唐朝饼茶煮饮法在弘仁年间得到推广,形成“弘仁茶风”。到了中国南宋时期,日本荣西和尚又带回南宋制茶法和饮茶法,使南宋青散茶得到普及,荣西被推为日本茶祖。历经千年,茶道已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唐朝以后,中国进入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梁、唐、晋、汉、周五代王朝,递 相衰弱。南方十国各自为政,无力顾及对日关系,唯独吴越国是个例外。隶属吴越国的扬、明二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日交往从未中断。吴越王钱弘俶崇信佛教,多方搜求佛经,曾派人赴日请购教典。日本向中国返授佛教典籍,由此发端。
    ○宋朝对日虽未建立交聘关系,但贸易及宗教交流从未中断。北宋九帝,除太祖、钦宗等三帝外,其余六帝均与日本进行过联系。《宋史》记载:公元984年(雍熙元年)日本国僧奝然与其徒五六人浮海来华,获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问及日本政体,得知“乃世祚遐尔,其臣亦继袭不绝。”对比中国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分裂状况,赵光义赞叹说“此盖古之道也”。奝然善隶书,但不通华语,便以写代讲,介绍日本“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卷,并得自中国。”史籍这些记载表明,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硕果已经传世流芳。
    《宋史》还记载:宋神宗熙宁(公元1068年)前后,日本来华者“皆僧也”。在文学艺术方面传为佳话的,以大文学家欧阳修作的《日本岛歌》最享盛名:“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公元1192年,中国宋朝朱熹的《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传入日本,至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成为“官学”。日本学者藤原惺窝曾给德川家康讲授朱子学,其弟子林罗山把中国的儒学和日本的现实政治相结合,强调以名份论为基础的君臣关系和身份差别,为幕府强化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倍受德川家康器重。
    北宋时期对日贸易,主要是民间贸易。史载北宋160年间,宋船赴日次数约70次,其中最高一年有4次。宋朝运往日本的货物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药材、香料、书籍、文房四宝等。日本输华的货物为砂金、水银、硫磺、木材、日本刀等。
    ○南宋时期,日本先后进入平清盛执政和镰仑幕府时代,两国间贸易有了新的发展,镰仑幕府更是热衷对宋贸易,日源赖朝甚至接见宋商陈和卿。另一个重要变化是,除了宋朝赴日的商船外,日本开始有商船驶入中国。《开国四明续志》记载:“倭人冒惊涛之险,舳舻相衔,以其物来集。”可为佐证。
    ○公元十二世纪八、九十年代,忽必烈接受大臣赵彝的建议,遣使通好。忽必烈在致日本的国书中表示:“冀自今以往,通问接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同好,岂一家之理哉。”但此时的日本统治者对蒙古人多有疑忌,一再对通好之意未予接应。由此引起忽必烈不满,先后于1274年、1281年两次发兵攻打日本,因台风袭击和将帅不和,加上日本抵抗,相继失败。《新元史》记载:公元1299年(大德三年),元成宗没有接受江浙行省出兵讨日的建议,改为“派普陀寺僧一山戒行素学附商以行,期予必达。”“至于敦好息民之事,王其图之。”一山到达日本后,“被拘之于伊豆,不报命。”元日关系之冷落,此记是重要史证。
    ○公元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宣布日本等十五个邻国为“不征国”,希望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但日本镰仑末期西部地方的没落封建主、破产武士、走私商人,与归化人中的不法分子相勾结,从1281年开始,执行“异国讨伐令”,不断进行海盗活动,扰乱和抢劫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残害百姓,破坏生产。朱元璋为此曾多次派遣使节赴日,指责“肆海邻邦,纵民为盗。”但此时日本国内分裂,形成南北对峙,不能统一认真地对待中国提出的“倭寇问题”。朱元璋为了制止倭寇扰边,决心加强海防,切断中日间的政治贸易关系。公元1387年(洪武二十年),林贤因密约怀良外应左丞相胡惟庸谋反被告发并被夷族。朱元璋制定《祖训》,将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正统元年(1436年),英宗接见日本使节,并颁正统勘合,两国贸易渐趋正常。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日之间共组织了11次的勘合贸易团,进行多种贸易技术合作。但以后即日趋衰落。《明史》称:“终明之世,通倭之禁甚严,闾巷小民,至指倭相詈言,甚以噤其小儿女云。”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